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加拿大一特斯拉Model Y行驶中起火 司机破窗逃生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据中国省的《经济日报》报道,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将扩大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出货量。鸿海集团成员中,鸿准、益盛-KY、光宇都瞄准了冲压件和塑料件的发展。

鸿海董事长刘洋伟特别强调,鸿海的电动车战略是组装整车,发模块,关键部件一气呵成。其中整车组装的毛利率较低,第二高的是模块,毛利率最高的是零部件。

3月,在2021年第四季度投资法人说明会上,刘洋伟也表示:加速商用转换和量产,开发更高价值的零部件和软件,是鸿海2022年EV发展的重点。“今年电动车收入还是以软件和零部件为主,整车收入要到明年才会明显。到2025年,鸿海的目标是5%的市场份额。整车生产目标将为50万至75万辆,其中整车OEM的营收贡献有望超过一半。”

Toyota

图片来源:富士康

事实上,在电动汽车领域,鸿海一直在按计划进行。刘扬威此前表示,电动汽车作为鸿海发展的主轴之一,鸿海将继续扩大客户群,寻求现有车厂和新车厂的参与,协助客户量产和扩大规模。

2021年11月11日,洛兹敦与鸿海签署资产购买协议,鸿海以2.3亿美元收购俄亥俄州洛兹敦现有生产组装厂,已获监管部门批准。与此同时,约400名洛兹敦员工被转移到鸿海。

2022年5月12日,鸿海宣布与洛兹敦正式完成代工协议和合资开发协议的签署。协议完成后,意味着鸿海正式收购了洛兹敦工厂,俄亥俄州将成为鸿海在北美的首个电动汽车制造基地。

此外,鸿海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共同投资的电动汽车工厂预计2023年底建成,2024年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的量产规划中,鸿海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生产Lordstown的电动皮卡,集团将提供部分电子模块。未来双方将共同研发新车,推向全球。2023年将在省开始生产MODEL C电动车,目标为5000至10000辆。

除了与Lordstown和Fisker合作开发电动汽车,鸿海首款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智能巴士MODEL T于3月3日开始交付。鸿海计划今年在中国省发运100辆电动公交车。

图片来源:省经济日报

鸿海有四大优势:运营本地化、软硬件设计、垂直整合和MIH开放体系,而MODEL T在概念、设计和制造方面都位于省,超过65%的零部件由MIH联盟成员和省供应商提供。高雄是T型车的第一站,结合鸿海集团全球电动车产业布局,将陆续开发,刘杨伟强调。

近日,鸿海旗下的富士康透露,计划在高雄建立电池组、电池和储能系统工厂,并在此设计和组装电动巴士,从而获得对电动车行业关键材料供应的更多控制权。

3月13日,省《经济日报》也援引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鸿海集团即将新增近百家日本合作厂商,共同推进电动车产业,其中不乏丰田等企业供应商。

据了解,电动汽车开放平台联盟(MIH联盟)是鸿海精密成立的电动汽车软硬件开放平台及关键零部件相关技术联盟。于2020年10月16日第一个鸿海富士康科技日(HHTD)发布。

报道称,截至3月初,全球已有2200多家厂商参与鸿海的电动汽车……与去年4月相比,制造商的数量增加了70%。其中,日本公司的数量增加了5倍。据报道,一些制造商已经开始与鸿海和其他合作工厂联合开发零部件。

图片来源:MIH

同时,在半导体布局方面,刘洋伟此前表示,“去年有不错的成果,现在也有合作案例在洽谈中。今年,鸿海将在全球多元化产能和技术布局方面取得更多进展。此外,它还将扩展集团电动汽车在半导体领域的垂直整合。只有拥有半导体才能掌握电动汽车的量产规模,与重要客户开发芯片将是重要的利基。”

2021年12月,鸿海与Stellantis共同研发设计汽车用半导体芯片,预计2024年推出。

2022年5月17日,鸿海和DNex表示将在马来西亚设立12英寸生产线,月产能4万片,锁定28nm和40nm技术,主要任务是生产电动车用MCU控制器。工厂的选址和投资规模尚未公布。但根据规划的产能和涉及的技术,预计该项目的资本支出为30-50亿美元。

据悉,除了12英寸生产线,鸿海还持有DNex约5%的股份,间接控制着DNex子公司、芯片制造商Silterra在马来西亚的8英寸芯片工厂。

如果该工厂顺利建成,也标志着该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扩大影响力的又一大步,是鸿海进一步实现电动汽车雄心的关键举措。

在软件方面,刘阳伟表示,“软件定义的电动汽车将是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我们还将加快开放信息和平台的步伐,加入软件应用供应链,以实现软件定义的EV的目标。”据中国省的《经济日报》报道,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将扩大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出货量。鸿海集团成员中,鸿准、益盛-KY、光宇都瞄准了冲压件和塑料件的发展。

鸿海董事长刘洋伟特别强调,鸿海的电动车战略是组装整车,发模块,关键部件一气呵成。其中整车组装的毛利率较低,第二高的是模块,毛利率最高的是零部件。

3月,在2021年第四季度投资法人说明会上,刘洋伟也表示:加速商用转换和量产,开发更高价值的零部件和软件,是鸿海2022年EV发展的重点。“今年电动车收入还是以软件和零部件为主,整车收入要到明年才会明显。到2025年,鸿海的目标是5%的市场份额。整车生产目标将为50万至75万辆,其中整车OEM的营收贡献有望超过一半。”

Toyota

图片来源:富士康

事实上,在电动汽车领域,鸿海一直在按计划进行。刘扬威此前表示,电动汽车作为鸿海发展的主轴之一,鸿海将继续扩大客户群,寻求现有车厂和新车厂的参与,协助客户量产和扩大规模。

2021年11月11日,洛兹敦与鸿海签署资产购买协议,鸿海以2.3亿美元收购俄亥俄州洛兹敦现有生产组装厂,已获监管部门批准。与此同时,约400名洛兹敦员工被转移到鸿海。

2022年5月12日,鸿海宣布与洛兹敦正式完成代工协议和合资开发协议的签署。协议完成后,意味着鸿海正式收购了洛兹敦工厂,俄亥俄州将成为鸿海在北美的首个电动汽车制造基地。

此外,鸿海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共同投资的电动汽车工厂预计2023年底建成,2024年投产。

它……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的量产规划中,鸿海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生产Lordstown的电动皮卡,集团将提供部分电子模块。未来双方将共同研发新车,推向全球。2023年将在省开始生产MODEL C电动车,目标为5000至10000辆。

除了与Lordstown和Fisker合作开发电动汽车,鸿海首款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智能巴士MODEL T于3月3日开始交付。鸿海计划今年在中国省发运100辆电动公交车。

图片来源:省经济日报

鸿海有四大优势:运营本地化、软硬件设计、垂直整合和MIH开放体系,而MODEL T在概念、设计和制造方面都位于省,超过65%的零部件由MIH联盟成员和省供应商提供。高雄是T型车的第一站,结合鸿海集团全球电动车产业布局,将陆续开发,刘杨伟强调。

近日,鸿海旗下的富士康透露,计划在高雄建立电池组、电池和储能系统工厂,并在此设计和组装电动巴士,从而获得对电动车行业关键材料供应的更多控制权。

3月13日,省《经济日报》也援引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鸿海集团即将新增近百家日本合作厂商,共同推进电动车产业,其中不乏丰田等企业供应商。

据了解,电动汽车开放平台联盟(MIH联盟)是鸿海精密成立的电动汽车软硬件开放平台及关键零部件相关技术联盟。于2020年10月16日第一个鸿海富士康科技日(HHTD)发布。

报道称,截至3月初,全球已有超过2200家厂商参与鸿海的电动汽车联盟,厂商数量较去年4月增加70%。其中,日本公司的数量增加了5倍。据报道,一些制造商已经开始与鸿海和其他合作工厂联合开发零部件。

图片来源:MIH

同时,在半导体布局方面,刘洋伟此前表示,“去年有不错的成果,现在也有合作案例在洽谈中。今年,鸿海将在全球多元化产能和技术布局方面取得更多进展。此外,它还将扩展集团电动汽车在半导体领域的垂直整合。只有拥有半导体才能掌握电动汽车的量产规模,与重要客户开发芯片将是重要的利基。”

2021年12月,鸿海与Stellantis共同研发设计汽车用半导体芯片,预计2024年推出。

2022年5月17日,鸿海和DNex表示将在马来西亚设立12英寸生产线,月产能4万片,锁定28nm和40nm技术,主要任务是生产电动车用MCU控制器。工厂的选址和投资规模尚未公布。但根据规划的产能和涉及的技术,预计该项目的资本支出为30-50亿美元。

据悉,除了12英寸生产线,鸿海还持有DNex约5%的股份,间接控制着DNex子公司、芯片制造商Silterra在马来西亚的8英寸芯片工厂。

如果该工厂顺利建成,也标志着该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扩大影响力的又一大步,是鸿海进一步实现电动汽车雄心的关键举措。

在软件方面,刘阳伟表示,“软件定义的电动汽车将是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我们还将加快开放信息和平台的步伐,加入软件应用供应链,以实现软件定义的EV的目标。”

标签:特斯拉Model Y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充”向新未来系列沙龙主题活动首期“链接世界?贸易全球”将于5月25日在线直播

由广东省充电设施协会、广东省充电设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产业网、振威国际会展集团联合主办的“充”向新未来系列主题沙龙活动首期将于5月25日通过线上直播方式举行,

1900/1/1 0:00:00
雷诺CEO或将于6月再度前往日本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负责人LucadeMeo可能会在今年6月再次前往日本,这将是他两个月内第二次造访该国。

1900/1/1 0:00:00
鸿海:扩大电动汽车零部件出货

据中国《经济日报》报道,富士康母公司鸿海将扩大电动汽车零部件出货。鸿海集团成员中,鸿准、乙盛KY、广宇都已瞄准冲压件与塑料件发展。

1900/1/1 0:00:00
丰田利用辐射加热器提高EV车舱舒适性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近年来,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一直在稳步提升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里程。然而,只有在理想的热条件下,才能实现其公布的里程。

1900/1/1 0:00:00
美国车桥否认出售传闻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车桥制造国际控股公司(AmericanAxleamp

1900/1/1 0:00:00
传特斯拉上海工厂产量今日恢复正常,计划周产1.6万辆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根据路透社看到的一份内部备忘录,特斯拉计划在今日(5月24日)将其上海工厂的产量正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较此前的计划晚了一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