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随着新政策的出台,ZF集团亚太区加大了马力,迅速推进各项业务的运营。当天,ZF中国区总裁兼亚太区运营高级副总裁王润毅赶赴上海相关R&D和生产驻地,指导公司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产能释放工作,并勉励员工抓住机遇,为中国汽车产业和上海经济的复苏振兴贡献力量。
上午,王润意来到ZF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自3月13日开始封闭运营以来,在安亭镇政府和安亭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产业园的支持下,公司积极推进复产,继续扩大生产销售规模。截至5月底,已有820余人进驻工厂,一线人员复工率达到75%。
疫情控制方面,公司按照政府引导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绿、蓝、橙、红”四色风险区域管理体系,降低了疫情处置的风险和难度。此外,公司积极推行日常员工健康监测机制,与相关医院协作建立核酸常态化采样机制,组建内部核酸采样志愿者团队和采样点,为全面复工复产的核酸检测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ZF在上海的核心业务之一,ZF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底盘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乘员安全系统、驾驶辅助电子系统的研发、生产和组装,客户遍布中、韩、日、德主流整车企业。ZF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连续多年荣获安亭镇“十佳企业”称号,嘉定区先进制造业综合实力“金奖”,并荣获2021年度外商投资百强企业、2021年度外商投资百强企业等荣誉。
上海是ZF集团在亚太地区业务的“神经中枢”,其总部位于亚太地区,拥有2个R&D中心和11个工厂。2021年,ZF集团在沪产值突破200亿元。
下午,王润一来到位于泰伯路的ZF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近两个月来实行闭环生产的一线员工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并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生产安排进行指导。公司包括安亭技术中心和汽车电子动力转向器厂。安亭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制动和转向)、被动安全系统、电子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辆运动控制系统等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汽车电子动力转向器的生产,包括管型电子动力转向器、带式电子动力转向器、双小齿轮电子动力转向器。目前,上述技术中心和工厂正在全力加快复工复产步伐。
6月1日,经过精心准备和科学规划,ZF亚太漕河泾办事处和九亭公园也向员工开放,恢复运营。
自3月份以来,ZF集团全球总部一直非常关注亚太地区的动向,并给予全力鼓励和支持。亚太地区的管理层已经召开了多次会议来制定应急计划。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的管理、生产、R&D人员和远程工作人员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挑战责任感和远见。在生产、R&D、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ZF员工与供应商、客户和各类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为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做出了积极贡献。
ZF一直非常关心员工的健康和福利。在疫情期间,该公司为数千名有特殊需求的员工提供了紧急食品和药品。为缓解心理压力,公司为一线闭环生产员工组织了文体娱乐活动,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网络瑜伽、心理培训、有奖知识问答、Vlog大赛等。对于在家远程工作的同事,这体现了人文关怀。
ZF集团董事Holger Klein博士表示:“尽管面临挑战,我们仍然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一个充满活力、韧性和魅力的市场。作为一家跨国公司,我们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引领下一代移动出行。中国已经成为ZF向世界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重要基地。我们已经成功度过了危机,并将变得更加强大。”
ZF中国区总裁兼亚太区运营高级副总裁王润毅表示:“上海是ZF在中国布局的重中之重,我们很高兴看到上海在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全面重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强硬、灵活、高效的措施,使每一家企业都实现了可观的盈利,从而为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上海全面复工复产,也将有力促进我们的生产、研发和流通。作为一流的供应商,我们的运营将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发挥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进数字化制造,贴近并引领市场和技术浪潮,坚定承担社会责任,与中国汽车产业生态圈的合作伙伴携手打造‘下一代之旅’,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以中国为主体的亚太地区销售额占ZF集团全球销售额的23.5%,亚太地区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该地区销售额提升至30%。6月1日,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随着新政策的出台,ZF集团亚太区加大了马力,迅速推进各项业务的运营。当天,ZF中国区总裁兼亚太区运营高级副总裁王润毅赶赴上海相关R&D和生产驻地,指导公司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产能释放工作,并勉励员工抓住机遇,为中国汽车产业和上海经济的复苏振兴贡献力量。
上午,王润意来到ZF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自3月13日开始封闭运营以来,在安亭镇政府和安亭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产业园的支持下,公司积极推进复产,继续扩大生产销售规模。截至5月底,已有820余人进驻工厂,一线人员复工率达到75%。
疫情控制方面,公司按照政府引导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绿、蓝、橙、红”四色风险区域管理体系,降低了疫情处置的风险和难度。此外,公司积极推行日常员工健康监测机制,与相关医院合作建立核酸常态化采样机制,建立内部核酸采样志愿者团队和采样点,为核酸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全面复产检测工作。
作为ZF在上海的核心业务之一,ZF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底盘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乘员安全系统、驾驶辅助电子系统的研发、生产和组装,客户遍布中、韩、日、德主流整车企业。ZF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连续多年荣获安亭镇“十佳企业”称号,嘉定区先进制造业综合实力“金奖”,并荣获2021年度外商投资百强企业、2021年度外商投资百强企业等荣誉。
上海是ZF集团在亚太地区业务的“神经中枢”,其总部位于亚太地区,拥有2个R&D中心和11个工厂。2021年,ZF集团在沪产值突破200亿元。
下午,王润一来到位于泰伯路的ZF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近两个月来实行闭环生产的一线员工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并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生产安排进行指导。公司包括安亭技术中心和汽车电子动力转向器厂。安亭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制动和转向)、被动安全系统、电子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辆运动控制系统等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汽车电子动力转向器的生产,包括管型电子动力转向器、带式电子动力转向器、双小齿轮电子动力转向器。目前,上述技术中心和工厂正在全力加快复工复产步伐。
6月1日,经过精心准备和科学规划,ZF亚太漕河泾办事处和九亭公园也向员工开放,恢复运营。
自3月份以来,ZF集团全球总部一直非常关注亚太地区的动向,并给予全力鼓励和支持。亚太地区的管理层已经召开了多次会议来制定应急计划。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的管理、生产、R&D人员和远程办公人员,以前所未有的激情、责任心和远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挑战。在生产、R&D、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ZF员工与供应商、客户和各类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为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做出了积极贡献。
ZF一直非常关心员工的健康和福利。在疫情期间,该公司为数千名有特殊需求的员工提供了紧急食品和药品。为缓解心理压力,公司为一线闭环生产员工组织了文体娱乐活动,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网络瑜伽、心理培训、有奖知识问答、Vlog大赛等。对于在家远程工作的同事,这体现了人文关怀。
ZF集团董事Holger Klein博士表示:“尽管面临挑战,我们仍然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一个充满活力、韧性和魅力的市场。作为一家跨国公司,我们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引领下一代移动出行。中国已经成为ZF向世界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重要基地。我们已经成功度过了危机,并将变得更加强大。”
ZF中国区总裁兼亚太区运营高级副总裁王润毅表示:“上海是ZF在中国布局的重中之重,我们很高兴看到上海哈……在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后重新全面启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强硬、灵活、高效的措施,使每一家企业都实现了可观的盈利,从而为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上海全面复工复产,也将有力促进我们的生产、研发和流通。作为一流的供应商,我们的运营将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发挥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进数字化制造,贴近并引领市场和技术浪潮,坚定承担社会责任,与中国汽车产业生态圈的合作伙伴携手打造‘下一代之旅’,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以中国为主体的亚太地区销售额占ZF集团全球销售额的23.5%,亚太地区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该地区销售额提升至30%。
标签:远程
5月31日,动力总成驱动技术及电气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纬湃科技与英飞凌科技公司签署了碳化硅合作协议,共同优化碳化硅组件,加快产能提升,以满足强劲增长的电动市场需求。
1900/1/1 0:00:00日前,据财联社报道,蔚来内部发布组织公告,对欧洲业务发展组织架构进行了梳理。欧洲业务发展负责人陈晨及欧洲各国家公司总经理开始向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汇报。
1900/1/1 0:00:00两个月前,《日本经济新闻》专门策划了一期主题为“华流EV”的系列撰稿,研究探讨的内容包括“蔚小理”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华为百度挺进智能车赛道以及上汽东风等传统车企的电气化转型。
1900/1/1 0:00:005月30日,肇庆市举行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奠基仪式。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随着车辆配备越来越多的技术和功能,驾驶员在路上使用这些功能时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因此,丰田开发了一款声控助手,以补充“丰田互联(ToyotaConnected)”汽车服务。
1900/1/1 0:00:00根据潮电智库估算,由新能源汽车主导的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变革时代,已经催生出10万亿的市场;号称“第三空间”的汽车智能座舱,也将衍生出5000亿的市场规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