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边肖发现了一份来自彭博的非常有争议的预测报告。彭博智能(BI)6月14日上午发布的综合报告显示,特斯拉将在未来18个月内保持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头衔,但将被大众集团取代。彭博产业研究公司预测,到2025年,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销量仍将落后于特斯拉,但大众集团有望在2024年超过特斯拉。
看到这份分析报告,不仅让我想起了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CEO迪斯做出的承诺,“要在2025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看来大众有可能在三年一年半内超越特斯拉?超越特斯拉真的那么简单吗?边肖可能没那么简单!首先,我们来看看彭博情报(BI)给出的预测依据:报告的数据分析显示,大众集团2021年在欧洲已售出31万辆电动汽车,2020年大众电动汽车在该市场的销量不到2021年的一半。在特斯拉的大本营美国市场,大众电动车的销量只有3.72万辆,但这个数字是2020年的3倍。这些数据都可以证明大众电动车在销量增长上有很大的潜力。
目前,特斯拉6865亿美元的市值几乎是美国和欧盟所有传统汽车制造商总和的两倍。虽然传统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追赶,但他们不太可能成功剥离与内燃机业务交织在一起的电动汽车相关资产,他们的现金流正在为电气化转型买单。然而,根据彭博行业研究,大众是传统汽车企业中的一个例外。需要注意的是,彭博产业研究所指的大众并不仅仅是大众旗下的一个品牌,而是大众集团旗下的所有汽车品牌,包括大众、斯柯达、奥迪、保时捷等。,从家用品牌到豪华品牌甚至超级跑车品牌,覆盖的目标用户范围更广。另一方面,特斯拉有限的产品阵容限制了其定价和市场潜力。目前大众集团正在筹备保时捷品牌的IPO。同时,其纯电动汽车产品可能在2023年达到30%,2025年达到45%左右,遥遥领先于同行,可以吸引基于豪华汽车进行IPO的850亿欧元估值,甚至更高的技术估值。
彭博工业研究公司的报告也指出,电池仍然是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销售市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大众集团已经承诺在电池研发和电池供应链上投资数百亿美元,包括2030年前在欧洲建立6个40 GWh电池工厂的计划。大众汽车集团还建立了三个独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其电池的发展。因此,大众汽车集团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上的巨额投资是彭博产业研究认为大众汽车在电动汽车销量上肯定会超过特斯拉的另一个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还阐述了一个观点,到2025年,中国品牌比亚迪的电动汽车销量将位居全球第三,并将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保持这一地位,超过福特、通用、长安、Stellantis、吉利、奔驰和丰田。另外,接下来大量的传统汽车厂商,电动车的年销量都在100万辆左右。从彭博的这份报告来看,大众似乎真的有可能在2024年之前超越特斯拉?边肖不能同意,因为这件事还有很多变数。
变量一:中国市场销量占比逐年提升,但大众新能源车在国内似乎水土不服。2022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1万辆和200.3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均已突破200万辆。按照月度变化规律,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500万辆是非常有希望的。部交强险数据显示,2022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达312849辆,同比增长113.6%。另一方面,在欧洲,2022年1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56,236辆,同比增长39%。可以看出,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增长率,中国市场都远远大于欧洲。根据该协会的数据,仅特斯拉中国在2021年就售出了320,743辆电动汽车,占特斯拉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33.3%。2021年,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的电动汽车销量分别为70,383辆和61,064辆,同比分别增长128.4%和114.1%。一汽大众合计销量……SAIC大众为131,447辆,低于特斯拉。此外,边肖还从实际销售层面进行了一些咨询。特斯拉订单量远超产量,预约车主提车需要一定时间。而大众、奥迪等品牌在国内销售的纯电动车普遍滞销,终端优惠高达4万元,且有不少车库存。这说明特斯拉销量受产量影响,大众各品牌销量也不乐观。
变量二:特斯拉Cyberruck和Model Q或许能为特斯拉冲出重围。在大众集团不断推出新车型的同时,特斯拉也没闲着。无论是特斯拉Cyberruck还是Model Q都在不断的传出各种新消息,尤其是特斯拉Cyberruck开放预订后,订单源源不断。目前,特斯拉Cyberruck已经停止接受中国和欧洲市场的订单,只允许在北美预订。据悉,订单量接近150万。Cybertruck的量产版在特斯拉德州工厂的开幕式上正式亮相。此外,Model Q还将降低特斯拉各方面车型的价格,让特斯拉的产品覆盖更广泛的用户。
变量三:大众在建厂,特斯拉也没闲着。大众在欧洲不断布局新能源供应链,建设电池工厂,寻求合作伙伴。特斯拉并没有放缓增加产能的步伐。目前,特斯拉在全球拥有6座超级工厂,横跨亚洲、欧洲、北美三大洲。其中,加州、上海、柏林和德克萨斯州的工厂负责车辆制造,内华达州和纽约的工厂分别负责电池组、充电桩和太阳能车顶的生产。今年2月,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信心“汽车交付量年均增长率达到50%”。按照这个比例,2022年将交付140万辆汽车。此外,特斯拉已经明确计划在上海工厂目前位于港口附近的超级工厂附近再建一座新工厂,以扩大产能。新工厂预计生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年产能为45万辆。之后,这些车型不仅会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还会出口到德国和日本。上周,一名特斯拉员工在一次员工会议上问马斯克,特斯拉在美国的下一家工厂会设在哪里?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尚未做出决定,但他明确表示,可能不会在美国。马斯克回答说,“我们正在寻找新的工厂选址,但我们正在考虑北美的更多选项,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可以看出,特斯拉也在马不停蹄地建设新工厂,以提高产能,进一步缩短交付周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除了上述变量,边肖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特斯拉在技术创新方面明显领先大众一步。大众虽然是造车百年的传统企业,家族企业大,品牌多,但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设计、智能化探索上似乎总是落后一步。例如,大众MEB的后鼓式制动器设计受到许多购车者的质疑和反对。虽然ID的样子。系列有所改进,你坐进车里依然能感觉到它有着满满的历史感,感觉大众在内饰设计上永远摆脱不了历史的束缚。至于智能驾驶,特斯拉的Autopilot远胜大众。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巨头,特斯拉正面临着传统车企的绝地反击。不可否认的是,大众集团这样的老牌传统车企,无论是资源还是产量都远远优于特斯拉,但要知道,特斯拉100%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众还是需要将大部分精力分配在照顾自己的燃油车市场上。虽然大众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不仅仅是……ID.3车型,还有随后推出的ID.4车型,早已成为德国以外的挪威、荷兰、西班牙、瑞典、丹麦、爱尔兰等国家的纯电动汽车冠军。但在中国、美国等地区,仍需进一步培育市场。毕竟虽然大家对传统的大众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对于面向大众的新能源汽车还处于一个比较陌生的阶段,这需要一个从了解到认可的过程。为了在短时间内超越特斯拉,边肖认为这是相当困难的。今天早上,边肖发现了一份来自彭博的非常有争议的预测报告。彭博智能(BI)6月14日上午发布的综合报告显示,特斯拉将在未来18个月内保持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头衔,但将被大众集团取代。彭博产业研究公司预测,到2025年,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销量仍将落后于特斯拉,但大众集团有望在2024年超过特斯拉。
看到这份分析报告,不仅让我想起了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CEO迪斯做出的承诺,“要在2025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看来大众有可能在三年一年半内超越特斯拉?超越特斯拉真的那么简单吗?边肖可能没那么简单!首先,我们来看看彭博情报(BI)给出的预测依据:报告的数据分析显示,大众集团2021年在欧洲已售出31万辆电动汽车,2020年大众电动汽车在该市场的销量不到2021年的一半。在特斯拉的大本营美国市场,大众电动车的销量只有3.72万辆,但这个数字是2020年的3倍。这些数据都可以证明大众电动车在销量增长上有很大的潜力。
目前,特斯拉6865亿美元的市值几乎是美国和欧盟所有传统汽车制造商总和的两倍。虽然传统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追赶,但他们不太可能成功剥离与内燃机业务交织在一起的电动汽车相关资产,他们的现金流正在为电气化转型买单。然而,根据彭博行业研究,大众是传统汽车企业中的一个例外。需要注意的是,彭博产业研究所指的大众并不仅仅是大众旗下的一个品牌,而是大众集团旗下的所有汽车品牌,包括大众、斯柯达、奥迪、保时捷等。,从家用品牌到豪华品牌甚至超级跑车品牌,覆盖的目标用户范围更广。另一方面,特斯拉有限的产品阵容限制了其定价和市场潜力。目前大众集团正在筹备保时捷品牌的IPO。同时,其纯电动汽车产品可能在2023年达到30%,2025年达到45%左右,遥遥领先于同行,可以吸引基于豪华汽车进行IPO的850亿欧元估值,甚至更高的技术估值。
彭博工业研究公司的报告也指出,电池仍然是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销售市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大众集团已经承诺在电池研发和电池供应链上投资数百亿美元,包括2030年前在欧洲建立6个40 GWh电池工厂的计划。大众汽车集团还建立了三个独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其电池的发展。因此,大众汽车集团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上的巨额投资是彭博产业研究认为大众汽车在电动汽车销量上肯定会超过特斯拉的另一个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还阐述了一个观点,到2025年,中国品牌比亚迪的电动汽车销量将位居全球第三,并将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保持这一地位,超过福特、通用、长安、Stellantis、吉利、奔驰和丰田。另外,接下来大量的传统汽车厂商,电动车的年销量都在100万辆左右。从彭博的这份报告来看,大众似乎真的有可能在2024年之前超越特斯拉?边肖不能同意,因为这件事还有很多变数。
变量一:中国市场销量占比逐年提升,但大众新能源车在国内似乎水土不服。2022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1万辆和200.3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均已突破200万辆。按照月度变化规律,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500万辆是非常有希望的。部交强险数据显示,2022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达312849辆,同比增长113.6%。另一方面,在欧洲,2022年1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56,236辆,同比增长39%。可以看出,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增长率,中国市场都远远大于欧洲。根据该协会的数据,仅特斯拉中国在2021年就售出了320,743辆电动汽车,占特斯拉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33.3%。2021年,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的电动汽车销量分别为70,383辆和61,064辆,同比分别增长128.4%和114.1%。一汽大众合计销量……SAIC大众为131,447辆,低于特斯拉。此外,边肖还从实际销售层面进行了一些咨询。特斯拉订单量远超产量,预约车主提车需要一定时间。而大众、奥迪等品牌在国内销售的纯电动车普遍滞销,终端优惠高达4万元,且有不少车库存。这说明特斯拉销量受产量影响,大众各品牌销量也不乐观。
变量二:特斯拉Cyberruck和Model Q或许能为特斯拉冲出重围。在大众集团不断推出新车型的同时,特斯拉也没闲着。无论是特斯拉Cyberruck还是Model Q都在不断的传出各种新消息,尤其是特斯拉Cyberruck开放预订后,订单源源不断。目前,特斯拉Cyberruck已经停止接受中国和欧洲市场的订单,只允许在北美预订。据悉,订单量接近150万。Cybertruck的量产版在特斯拉德州工厂的开幕式上正式亮相。此外,Model Q还将降低特斯拉各方面车型的价格,让特斯拉的产品覆盖更广泛的用户。
变量三:大众在建厂,特斯拉也没闲着。大众在欧洲不断布局新能源供应链,建设电池工厂,寻求合作伙伴。特斯拉并没有放缓增加产能的步伐。目前,特斯拉在全球拥有6座超级工厂,横跨亚洲、欧洲、北美三大洲。其中,加州、上海、柏林和德克萨斯州的工厂负责车辆制造,内华达州和纽约的工厂分别负责电池组、充电桩和太阳能车顶的生产。今年2月,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信心“汽车交付量年均增长率达到50%”。按照这个比例,2022年将交付140万辆汽车。此外,特斯拉已经明确计划在上海工厂目前位于港口附近的超级工厂附近再建一座新工厂,以扩大产能。新工厂预计生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年产能为45万辆。之后,这些车型不仅会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还会出口到德国和日本。上周,一名特斯拉员工在一次员工会议上问马斯克,特斯拉在美国的下一家工厂会设在哪里?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尚未做出决定,但他明确表示,可能不会在美国。马斯克回答说,“我们正在寻找新的工厂选址,但我们正在考虑北美的更多选项,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可以看出,特斯拉也在马不停蹄地建设新工厂,以提高产能,进一步缩短交付周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除了上述变量,边肖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特斯拉在技术创新方面明显领先大众一步。大众虽然是造车百年的传统企业,家族企业大,品牌多,但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设计、智能化探索上似乎总是落后一步。例如,大众MEB的后鼓式制动器设计受到许多购车者的质疑和反对。虽然ID的样子。系列有所改进,你坐进车里依然能感觉到它有着满满的历史感,感觉大众在内饰设计上永远摆脱不了历史的束缚。至于智能驾驶,特斯拉的Autopilot远胜大众。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巨头,特斯拉正面临着传统车企的绝地反击。不可否认的是,大众集团这样的老牌传统车企,无论是资源还是产量都远远优于特斯拉,但要知道,特斯拉100%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众还是需要将大部分精力分配在照顾自己的燃油车市场上。虽然大众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不仅仅是……ID.3车型,还有随后推出的ID.4车型,早已成为德国以外的挪威、荷兰、西班牙、瑞典、丹麦、爱尔兰等国家的纯电动汽车冠军。但在中国、美国等地区,仍需进一步培育市场。毕竟虽然大家对传统的大众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对于面向大众的新能源汽车还处于一个比较陌生的阶段,这需要一个从了解到认可的过程。为了在短时间内超越特斯拉,边肖认为这是相当困难的。
科技集团莱茵金属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一家德国知名主机厂的订单。该订单总金额在数亿欧元左右。
1900/1/1 0:00:006月17日消息,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在中国市场对管理架构进行根本性调整。新的架构赋予中国区更大自主权,由贝瑞德领导的中国董事会将作为新管理架构核心,横跨品牌和业务实体发挥领导作用。
1900/1/1 0:00:006月16日,阿维塔公布首批阿维塔体验中心,落户重庆、上海、成都、杭州4城,共有9家,达成了阿维塔在第二季度开启首家门店的目标。
1900/1/1 0:00:00韩国汽车工业协会6月14日公布,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占韩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的349,而2000年这一比例为18。日本汽车零部件的比例从455下降到116。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6月15日,美国车桥制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AmericanAxleamp
1900/1/1 0:00:002022年6月17日,高端新能源皮卡全新品牌RADAR正式发布。RADAR品牌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品牌将于7月正式首发,其首款皮卡产品也将同步亮相,并于年底交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