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供不应求了近两年的芯片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将提供527亿美元补贴美国半导体产业。然而,在英伟达、美光科技等芯片公司财报预警和行业不景气的预期下,该法案并没有刺激美国芯片股的市场表现。当日,美国芯片股集体大跌。三天后的8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将3纳米及以下芯片设计的EDA软件以及可耐高温高压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和金刚石等四项技术纳入新的出口管制。
EDA软件的局限性被视为美国封锁中国先进工艺芯片的体现,而氧化镓和金刚石衬底是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包括新型动力汽车企业即将量产的800V快充技术的功率器件。另一方面,在全球最大的需求方中国市场,一些此前飙升的车规芯片在6月份开始“跳水”,到7月底,市场价格跌幅超过80%。《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明确禁止受益公司10年内在中国扩大生产和投资比28纳米更先进的芯片。28 nm是传统工艺和先进工艺的分界线。在高端智能电动车中,7 nm和16 nm先进工艺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现在市场需要回答的是,芯片荒真的缓解了吗?在已经开始爆发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车企还缺芯吗?美国芯片法案和出口禁令对国内电动车行业会有什么影响?意法半导体(ST) L9369-TR是博世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的核心芯片。7月底,这款芯片的价格低于700元。自去年9月以来,其价格长期处于3500元的高位。博世汽车ESP系统国内市场份额约为70%。
“L9369-TR是一款非常特殊的汽车控制芯片。去年现货市场涨到5000元。主要原因是ST的封装和测试大多在马来西亚进行。去年8月,马来西亚发生疫情,L9369的生产线被破坏。除了L9369,还有L9301-TR等类似型号的芯片。之前价格相对便宜,后来都涨了几千倍,因为都。马来西亚疫情缓解,ST产能恢复后,这些芯片的供应逐渐缓解,人为囤积的现象也有所减少。”北京某采购车企负责人向第一电动解释L9369-TR的价格变化。有芯片供应商表示,自2022年以来,芯片价格一直在波动,尤其是5月份以后,部分芯片突然疯狂降价。除了L9369-TR,7月底ST旗下的STM32F103C8T6的芯片价格在20元左右,这款芯片的价格维持在之前200元的价位。
芯片交付的周期也提前了。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表示,去年很多芯片厂的发货周期是52周,有的甚至达到700天。今年基本在26周左右。部分货源充足、代理商库存高的芯片可以提前发货。“现在有代理商催我们去提货。”她说。在消费电子市场,今年二季度以来,砍单(下单后砍单)的消息层出不穷,各类芯片价格下跌。据悉,2022年下半年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普遍悲观。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认为,去年的疫情导致很多人待在家里大量购买消费电子产品,而晶圆厂原本预测……消费需求将会疲软。在此背景下,消费芯片普遍上涨,但这是短期的供需失衡。在提前消费了平板、电脑、手机之后,今年市场需求开始下降。但晶圆厂看到去年市场疯狂涨价安排了足够的产能,供求关系转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降。这是一个消费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1.7%,至1.34亿部。咨询公司Kona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预计全年出货量将大幅低于3亿部,为2012年以来的最差表现。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12.6%,为9年来最大降幅。芯片市场的变化也直接拖累了一些新上市芯片公司的二级市场表现。中科蓝汛、韦杰创新、奥捷科技等纷纷上演破发行情。这条赛道的估值在变吗?长期关注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的云久资本执行董事沈告诉第一电气,投资者需要冷静看待上市破发。交易所发行价的定价机制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一直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导致发行价不一定反映市场价格,破发暴涨只是发行价对真实价格的回归。仅从破发来观察一个企业的投资价值和市场变化,过于片面。事实上,目前芯片上市公司股价稳定,资本回报率良好。在供应方面,7月中旬,英特尔通知客户,将从10月起上调大部分芯片产品的价格。自5月以来,许多芯片制造商,如TSMC和三星,也透露他们将在下半年或明年开始5%-20%的价格调整计划。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袁认为,晶圆厂提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原材料的影响,比如俄乌冲突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二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第三,在全球芯片产能没有明显提升的前提下,晶圆厂判断整个市场的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而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在上升,导致汽车工业产品和物联网对芯片的需求增加。沈也表示,考虑到原材料的涨价,晶圆厂的涨价幅度还是在正常范围内,之前的暴涨更多是在渠道端,而不是工厂端。但随着供应量的增加和产能的恢复,芯片价格将趋于稳定,之前暴涨的局面很难再次出现。数据显示,按照芯片的终端用途划分,通讯(包括智能手机)占31.5%,PC/平板占29.5%,工业/国防占13.9%,消费电子占13.5%,汽车电子占11.6%。虽然个别高价芯片价格有所下降,但作为不同于消费电子的晶圆线产品,汽车芯片市场的整体价格曲线不同于消费电子,正在形成“芯片市场的两面”。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表示:“去年我们经常去现货市场找价格翻了很多倍的产品,不然生产线就断了。然而,在今年的前几个月,我们已经按照52周的交货日期下了全年的所有订单。”
对于今年汽车级芯片的价格走势,她认为应该分类来看,很难一概而论。“相比年初,SOC (system on a chip)汽车芯片如高通的8155芯片、英伟达的AI芯片,这种高精度芯片的采购成本变化不大,甚至部分芯片的价格还上涨了,因为除了TSMC,没有其他晶圆厂可以代工这种芯片,具有垄断优势;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内存芯片的价格在往下走,但是三星和美光据说在收紧产能,所以明年的价格不好预测,内存芯片占了很大比例的域控成本;目前电源芯片严重缺乏。因为电器太多,一辆新能源车需要几十个电源芯片,场效应晶体管(MOS晶体管)等相关开关的价格也很高。"在6月25日的一场产业论坛上,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栋表示,目前其芯片产品平均只能满足汽车厂商31%的需求,预计下半年供货率将提升至50%至60%,但芯荒仍将是主题。某车企集团表示,芯片是整体采购,目前分发给各个工厂的芯片还是不够。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减产约299.73万辆。该机构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车市场的累计减少量将攀升至383.62万辆。据AFS统计,2021年,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车市场将减产约1020万辆,仅中国就将减产198.2万辆。
袁对第一电气表示,目前供应量较大的车规芯片比较稳定,价格也趋于正常,但部分芯片价格较贵,一些曾经几十元的芯片仍维持几百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前几天我们还在到处找比较少见的汽车级芯片。”他认为,芯片整体价格还没有完全回到正常水平,但部分芯片已经从前期峰值回落。在袁看来,的制造业链条已经稳定。同时,虽然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增长,但行业整体产销变化不大,市场需求较为平淡。他判断,如果未来不出现疫情、工厂停工等异常变化,市场价格会逐渐回归正常水平,但不排除某一种芯片的需求会大幅下降,比如发动机的控制芯片等传统燃油车芯片。考虑到近期部分晶圆厂宣布涨价,汽车芯片价格不会降太多,甚至可能小幅上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不会降太多,因为芯片不会体现在整车价格上,不会对整车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认为,消费芯片的市场变化特点是“大荒之后是大污泥”。下半年大部分车芯片价格应该会企稳,缺芯会以结构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通信芯片用的越来越多,还有一些开关之类的MOS晶体管。因为价格太便宜,芯片厂不愿意把更多的产能投入到这类产品中。自动驾驶MCU也会欠缺。比如英飞凌的Aurix系列,每一个ADAS(驾驶辅助系统)域控制都会有一个MCU,几乎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中国的ADAS渗透率在新车渗透率中越来越高,但晶圆厂的调度逻辑是基于IHS MARKIT等一些国际咨询公司的报告,报告的预测相对保守,造成了预测与实际需求的差距。明年和2024年这类产品会更稀缺。”7月28日,高通发布了2022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财报显示,高通第三季度营收109.3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7.3亿美元,同比增长84%。其中汽车芯片收入3.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增速创历史新高。高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萌表示,汽车业务的收入将在下个季度超过这一水平。7月中旬,中信证券研报将2022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预期从550万辆上调至600万辆。沈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无论是传统单片机芯片还是智能激光雷达的需求……艺术传感器芯片继续增长。国产化也在加速这种需求,电动车的芯片需求将是长期趋势。但在一些低端芯片市场,由于公司数量多,未来竞争激烈,容易陷入价格战。高端车之痛:“选信”还是“选看”今年5月,Xpeng汽车创始人何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拼命要芯片”的视频,称最缺货的芯片是“最低价的专有芯片”。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6月份表示,很难预测哪些芯片会出现短缺。蔚来汽车将定期更新其“风险芯片清单”,以避免生产所需芯片的任何短缺。2021年10月,李受马来西亚疫情影响,毫米波雷达芯片严重短缺,部分型号被迫“无匹配”交付。今年5月,理想被曝将成立自己的芯片公司:四川理想智动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新生力量“韦小立”的困境,折射出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据介绍,传统燃油车的芯片约500款,低端电动车约1000款,略高端电动车约2000款。目前至少需要5000辆高端智能电动车。据内部人士透露,现在车企都在紧锣密鼓地推出新产品,都想用运算能力更强的芯片。而芯片厂并没有准备足够的产能,会导致新产品交付太晚爬不上产量的情况。“需求方不弱的时候,供给方不给筹码。你怎么制造汽车?”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直言,做高端电动车很难。“是因为你相信还是因为你看到了?”晶圆厂给你芯片是因为看到了你的数量,而你现在没有,所以人们必须看到它,因为他们相信它,这对中国智能电动车企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挑战。最近,供不应求了近两年的芯片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将提供527亿美元补贴美国半导体产业。然而,在英伟达、美光科技等芯片公司财报预警和行业不景气的预期下,该法案并没有刺激美国芯片股的市场表现。当日,美国芯片股集体大跌。三天后的8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将3纳米及以下芯片设计的EDA软件以及可耐高温高压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和金刚石等四项技术纳入新的出口管制。
EDA软件的局限性被视为美国封锁中国先进工艺芯片的体现,而氧化镓和金刚石衬底是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包括新型动力汽车企业即将量产的800V快充技术的功率器件。另一方面,在全球最大的需求方中国市场,一些此前飙升的车规芯片在6月份开始“跳水”,到7月底,市场价格跌幅超过80%。《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明确禁止受益公司10年内在中国扩大生产和投资比28纳米更先进的芯片。28 nm是传统工艺和先进工艺的分界线。在高端智能电动车中,7 nm和16 nm先进工艺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现在市场需要回答的是,芯片荒真的缓解了吗?在已经开始爆发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车企还缺芯吗?美国芯片法案和出口禁令对国内电动车行业会有什么影响?意法半导体(ST) L9369-TR是博世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的核心芯片。7月底,这款芯片的价格低于700元。自去年9月以来,其价格一直处于3500元人民币的高位……很长时间。博世汽车ESP系统国内市场份额约为70%。
“L9369-TR是一款非常特殊的汽车控制芯片。去年现货市场涨到5000元。主要原因是ST的封装和测试大多在马来西亚进行。去年8月,马来西亚发生疫情,L9369的生产线被破坏。除了L9369,还有L9301-TR等类似型号的芯片。之前价格相对便宜,后来都涨了几千倍,因为都。马来西亚疫情缓解,ST产能恢复后,这些芯片的供应逐渐缓解,人为囤积的现象也有所减少。”北京某采购车企负责人向第一电动解释L9369-TR的价格变化。有芯片供应商表示,自2022年以来,芯片价格一直在波动,尤其是5月份以后,部分芯片突然疯狂降价。除了L9369-TR,7月底ST旗下的STM32F103C8T6的芯片价格在20元左右,这款芯片的价格维持在之前200元的价位。
芯片交付的周期也提前了。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表示,去年很多芯片厂的发货周期是52周,有的甚至达到700天。今年基本在26周左右。部分货源充足、代理商库存高的芯片可以提前发货。“现在有代理商催我们去提货。”她说。在消费电子市场,今年二季度以来,砍单(下单后砍单)的消息层出不穷,各类芯片价格下跌。据悉,2022年下半年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普遍悲观。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认为,去年的疫情导致很多人待在家里,大量购买消费电子产品,而晶圆厂原本预计消费需求会疲软。在此背景下,消费芯片普遍上涨,但这是短期的供需失衡。在提前消费了平板、电脑、手机之后,今年市场需求开始下降。但晶圆厂看到去年市场疯狂涨价安排了足够的产能,供求关系转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降。这是一个消费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1.7%,至1.34亿部。咨询公司Kona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预计全年出货量将大幅低于3亿部,为2012年以来的最差表现。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12.6%,为9年来最大降幅。芯片市场的变化也直接拖累了一些新上市芯片公司的二级市场表现。中科蓝汛、韦杰创新、奥捷科技等纷纷上演破发行情。这条赛道的估值在变吗?长期关注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的云久资本执行董事沈告诉第一电气,投资者需要冷静看待上市破发。交易所发行价的定价机制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一直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导致发行价不一定反映市场价格,破发暴涨只是发行价对真实价格的回归。仅从破发来观察一个企业的投资价值和市场变化,过于片面。事实上,目前芯片上市公司股价稳定,资本回报率良好。在供应方面,7月中旬,英特尔通知客户,将从10月起上调大部分芯片产品的价格。自5月以来,许多芯片制造商,如TSMC和三星,也透露他们将在下半年或明年开始5%-20%的价格调整计划。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而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则认为,晶圆厂提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原材料的影响,比如俄乌冲突导致的运输成本增加;二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第三,在全球芯片产能没有明显提升的前提下,晶圆厂判断整个市场的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而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在上升,导致汽车工业产品和物联网对芯片的需求增加。沈也表示,考虑到原材料的涨价,晶圆厂的涨价幅度还是在正常范围内,之前的暴涨更多是在渠道端,而不是工厂端。但随着供应量的增加和产能的恢复,芯片价格将趋于稳定,之前暴涨的局面很难再次出现。数据显示,按照芯片的终端用途划分,通讯(包括智能手机)占31.5%,PC/平板占29.5%,工业/国防占13.9%,消费电子占13.5%,汽车电子占11.6%。虽然个别高价芯片价格有所下降,但作为不同于消费电子的晶圆线产品,汽车芯片市场的整体价格曲线不同于消费电子,正在形成“芯片市场的两面”。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表示:“去年我们经常去现货市场找价格翻了很多倍的产品,不然生产线就断了。然而,在今年的前几个月,我们已经按照52周的交货日期下了全年的所有订单。”
对于今年汽车级芯片的价格走势,她认为应该分类来看,很难一概而论。“相比年初,SOC (system on a chip)汽车芯片如高通的8155芯片、英伟达的AI芯片,这种高精度芯片的采购成本变化不大,甚至部分芯片的价格还上涨了,因为除了TSMC,没有其他晶圆厂可以代工这种芯片,具有垄断优势;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内存芯片的价格在往下走,但是三星和美光据说在收紧产能,所以明年的价格不好预测,内存芯片占了很大比例的域控成本;目前电源芯片严重缺乏。因为电器太多,一辆新能源车需要几十个电源芯片,场效应晶体管(MOS晶体管)等相关开关的价格也很高。"在6月25日的一场产业论坛上,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栋表示,目前其芯片产品平均只能满足汽车厂商31%的需求,预计下半年供货率将提升至50%至60%,但芯荒仍将是主题。某车企集团表示,芯片是整体采购,目前分发给各个工厂的芯片还是不够。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减产约299.73万辆。该机构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车市场的累计减少量将攀升至383.62万辆。据AFS统计,2021年,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车市场将减产约1020万辆,仅中国就将减产198.2万辆。
袁对第一电气表示,目前供应量较大的车规芯片比较稳定,价格也趋于正常,但部分芯片价格较贵,一些曾经几十元的芯片仍维持几百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前几天我们还在到处找比较少见的汽车级芯片。”他认为,芯片整体价格还没有完全回到正常水平,但部分芯片已经从前期峰值回落。在袁看来,的制造业链条已经稳定。同时,虽然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增长,但行业整体产销变化不大,市场需求较为平淡。他判断,如果未来不出现疫情、工厂停工等异常变化,市场价格会逐渐回归正常水平,但不排除某一种芯片的需求会大幅下降,比如发动机的控制芯片等传统燃油车芯片。考虑到近期部分晶圆厂宣布涨价,汽车芯片价格不会降太多,甚至可能小幅上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不会降太多,因为芯片不会体现在整车价格上,不会对整车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认为,消费芯片的市场变化特点是“大荒之后是大污泥”。下半年大部分车芯片价格应该会企稳,缺芯会以结构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通信芯片用的越来越多,还有一些开关之类的MOS晶体管。因为价格太便宜,芯片厂不愿意把更多的产能投入到这类产品中。自动驾驶MCU也会欠缺。比如英飞凌的Aurix系列,每一个ADAS(驾驶辅助系统)域控制都会有一个MCU,几乎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中国的ADAS渗透率在新车渗透率中越来越高,但晶圆厂的调度逻辑是基于IHS MARKIT等一些国际咨询公司的报告,报告的预测相对保守,造成了预测与实际需求的差距。明年和2024年这类产品会更稀缺。”7月28日,高通发布了2022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财报显示,高通第三季度营收109.3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7.3亿美元,同比增长84%。其中汽车芯片收入3.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增速创历史新高。高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萌表示,汽车业务的收入将在下个季度超过这一水平。7月中旬,中信证券研报将2022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预期从550万辆上调至600万辆。沈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无论是传统单片机芯片还是智能激光雷达的需求……艺术传感器芯片继续增长。国产化也在加速这种需求,电动车的芯片需求将是长期趋势。但在一些低端芯片市场,由于公司数量多,未来竞争激烈,容易陷入价格战。高端车之痛:“选信”还是“选看”今年5月,Xpeng汽车创始人何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拼命要芯片”的视频,称最缺货的芯片是“最低价的专有芯片”。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6月份表示,很难预测哪些芯片会出现短缺。蔚来汽车将定期更新其“风险芯片清单”,以避免生产所需芯片的任何短缺。2021年10月,李受马来西亚疫情影响,毫米波雷达芯片严重短缺,部分型号被迫“无匹配”交付。今年5月,理想被曝将成立自己的芯片公司:四川理想智动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新生力量“韦小立”的困境,折射出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据介绍,传统燃油车的芯片约500款,低端电动车约1000款,略高端电动车约2000款。目前至少需要5000辆高端智能电动车。据内部人士透露,现在车企都在紧锣密鼓地推出新产品,都想用运算能力更强的芯片。而芯片厂并没有准备足够的产能,会导致新产品交付太晚爬不上产量的情况。“需求方不弱的时候,供给方不给筹码。你怎么制造汽车?”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直言,做高端电动车很难。“是因为你相信还是因为你看到了?”晶圆厂给你芯片是因为看到了你的数量,而你现在没有,所以人们必须看到它,因为他们相信它,这对中国智能电动车企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挑战。"
0
毕马威一份题为《汽车半导体——加速进入新ICE时代》的报告结论显示,到2040年,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美元,这一切都是基于电动和豪华车的快速发展。袁还表示,消费芯片在结构中的比重将会下降,而工业和汽车法规将会上升。围绕车辆规格的集成电路和分布式器件,未来几年需求肯定会增加。在智能化、电气化的大趋势下,这两类芯片的总需求会明显增加。沈表示,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云九资本更关注一些高端的芯片公司,主要看团队的技术能力。“与欧美成熟的芯片公司相比,中国芯片公司仍处于百花齐放的市场,公司更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或某类产品。未来随着低端到高端的替代,市场会更加成熟,可能会出现大而强的企业,因为芯片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行业,但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在美国的“芯片大战”中,先进工艺芯片的产能除了晶圆厂的预判外,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8月9日,拜登正式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简称《芯片法案》)。除了补贴美国芯片行业527亿美元,该立法还禁止受益公司在10年内在中国扩大生产和投资比28纳米更先进的芯片。虽然28 nm芯片比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落后几代,但仍然广泛应用于汽车。据了解,目前的汽车级芯片大多是14纳米、16纳米,部分AI芯片是28纳米,而智能驾驶舱的高通8155是7纳米,自动驾驶的英伟达Orin是7纳米(TSMC)或8纳米(三星)。袁表示,14 nm和28 nm的芯片产品在国内已经可以量产,但不是车规工艺,车规工艺比传统的消费级和工业级要求更高。H……预测14纳米汽车芯片最快明年就能在中国生产出来。目前国产芯片正在加速上车,各车企也在推进自主化率,更多采用国产芯片。TSMC目前在南京有16纳米和28纳米芯片制造厂。袁认为,芯片法案对晶圆厂现有生产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对未来扩大生产影响很大,而晶圆厂如果要搬迁生产线,成本巨大。“晶圆厂将自行决定,失去在中国扩大生产的可能性,是否值得美国的补贴。”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表示。沈表示,芯片法案将在短期内产生一些影响,但长期产业趋势不会改变。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位居世界第一。
1
8月1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设计GAAFET(全栅场效应晶体管)集成电路所必需的EDA/ECAD软件;以金刚石、氧化镓为代表的超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等四项技术实施新的出口管制。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属于芯片制造的上游产业,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布线、验证、仿真的所有流程,被称为“芯片之母”。GAAFET晶体管技术比FinFET晶体管(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更先进。FinFET技术最高可以做到3纳米,GAAFET可以做到2纳米。短期来看,这一管控措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因为国内芯片制造工艺大多处于6 nm、7 nm的水平。三星已经在3纳米工艺中使用了GAAFET,TSMC将在2纳米工艺中引入GAAFET。然而,从长远来看,禁令将直接阻碍中国芯片产业向下一代更先进的工艺发展。中国本身没有可以用来设计3纳米以下先进工艺芯片的EDA工具。国内龙头华大九天上市招股书透露,其数字电路仿真EDA工具技术支持5 nm工艺。一些行业观察家认为,美国希望没有设计3纳米以下高端芯片的工具,设计卡在5纳米,制造卡在7纳米。“国内不缺优秀的芯片设计公司,但落地必须依靠晶圆厂。芯片法案是为了控制生产端,禁令不是为了放过先进工艺。中国要往前走,其实就是生产环节,包括设备和材料等。即使从28纳米开始,整个过程也是自主可控的,要绕一大圈再迭代,但这是唯一处理解耦和自我提升的方法。”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感慨。"
0
毕马威一份题为《汽车半导体——加速进入新ICE时代》的报告结论显示,到2040年,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美元,这一切都是基于电动和豪华车的快速发展。袁还表示,消费芯片在结构中的比重将会下降,而工业和汽车法规将会上升。围绕车辆规格的集成电路和分布式器件,未来几年需求肯定会增加。在智能化、电气化的大趋势下,这两类芯片的总需求会明显增加。沈表示,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云九资本更关注一些高端的芯片公司,主要看团队的技术能力。“与欧美成熟的芯片公司相比,中国芯片公司仍处于百花齐放的市场,公司更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或某类产品。未来随着低端到高端的替代,市场会更加成熟,可能会出现大而强的企业,因为芯片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行业,但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在美国的“芯片大战”中,先进工艺芯片的产能除了晶圆厂的预判外,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8月9日,拜登正式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简称《芯片法案》)。除了补贴美国芯片行业527亿美元,该立法还禁止受益公司在10年内在中国扩大生产和投资比28纳米更先进的芯片。虽然28 nm芯片比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落后几代,但仍然广泛应用于汽车。据了解,目前的汽车级芯片大多是14纳米、16纳米,部分AI芯片是28纳米,而智能驾驶舱的高通8155是7纳米,自动驾驶的英伟达Orin是7纳米(TSMC)或8纳米(三星)。袁表示,14 nm和28 nm的芯片产品在国内已经可以量产,但不是车规工艺,车规工艺比传统的消费级和工业级要求更高。他预测,最快明年中国就能生产出14纳米汽车规格的芯片。目前国产芯片正在加速上车,各车企也在推进自主化率,更多采用国产芯片。TSMC目前哈……位于南京的16纳米和28纳米芯片制造厂。袁认为,芯片法案对晶圆厂现有生产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对未来扩大生产影响很大,而晶圆厂如果要搬迁生产线,成本巨大。“晶圆厂将自行决定,失去在中国扩大生产的可能性,是否值得美国的补贴。”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表示。沈表示,芯片法案将在短期内产生一些影响,但长期产业趋势不会改变。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位居世界第一。
1
8月1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设计GAAFET(全栅场效应晶体管)集成电路所必需的EDA/ECAD软件;以金刚石、氧化镓为代表的超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等4项技术实施新的出口管制。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属于芯片制造的上游产业,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布线、验证、仿真的所有流程,被称为“芯片之母”。GAAFET晶体管技术比FinFET晶体管(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更先进。FinFET技术最高可以做到3纳米,GAAFET可以做到2纳米。短期来看,这一管控措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因为国内芯片制造工艺大多处于6 nm、7 nm的水平。三星已经在3纳米工艺中使用了GAAFET,TSMC将在2纳米工艺中引入GAAFET。然而,从长远来看,禁令将直接阻碍中国芯片产业向下一代更先进的工艺发展。中国本身没有可以用来设计3纳米以下先进工艺芯片的EDA工具。国内龙头华大九天上市招股书透露,其数字电路仿真EDA工具技术支持5 nm工艺。一些行业观察家认为,美国希望没有设计3纳米以下高端芯片的工具,设计卡在5纳米,制造卡在7纳米。“国内不缺优秀的芯片设计公司,但落地必须依靠晶圆厂。芯片法案是为了控制生产端,禁令不是为了放过先进工艺。中国要往前走,其实就是生产环节,包括设备和材料等。即使从28纳米开始,整个过程也是自主可控的,要绕一大圈再迭代,但这是唯一处理解耦和自我提升的方法。”上述车企采购负责人感慨。
持续的高温,已经影响到汽车行业。日前,据知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四川宜宾工厂因限电停产,具体时间从8月15日至8月20日。如此长达1周的停工时间,很难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交付,不会受到影响。
1900/1/1 0:00:00“感谢大家在微博上近十三年的陪伴,这是一段无穷无尽的黑暗旅程,也是一段充满温暖、喜悦、幸福、友谊和真爱的明亮旅程。我会用我的余生,永远记得后者。
1900/1/1 0:00:00韩国外交部长朴振18日证实,预计参加由美国主导、和日本也在内的主要微芯片制造商组成“芯片四方联盟”(Chip4联盟)预备会议。
1900/1/1 0:00:00分享目前,新408预售权益已经正式进入倒计时,现在抢先预订,还可享“2000元订金抵4000元购车款”礼遇。近日,智驾网从官方获悉,东风标致新408即将于8月21日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分享2013年的时候,一句“平民化跑车”让斯巴鲁BRZ和丰田86同时进入国内,尽管销量不高,但是30万元之内的跑车,却让很多年轻人尝到了赛道的味道。
1900/1/1 0:00:00近日,长安深蓝官方发布公告,因重庆四川等地经受了数十年难遇的持续极端高温天气,目前城市正常生活电力供应紧张,为全面保障民生用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