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对标理想的自游家 先向小牛车主下手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10月9日晚,小牛电动车车主李伟(化名)在小牛电动APP收到了一条题为“你的里程不仅是小牛,也是自驾游”的独家福利推送。内容大致是他的小牛里程可以折算成电动车的电——自助游NV(参数|查询)。

原来,就在前一天晚上,小牛电动的创始人李一男带着自走式旅行车牛创的首款车型NV出现在发布会现场。这款定位于中大型SUV的新车,有纯电动版和增程版,售价区间为27.88万-31.88万元。

弄清楚自助游NV是什么车后,李伟发现骑了3067公里的小牛电动车后,可以用52度(APP描述的约119.6元)换取新能源车的充电容量。他点进详情页后,发现没有权利交换的页面,直接链接到官网,一个自助游。

唯一明确的是,为了享受52千瓦时的充电“福利”,李伟需要购买一辆30万左右的新车——自助游NV。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类似“玛莎拉蒂5元代金券”的荒谬。

“小牛电动AAPP公司带来的好处”

发布会后的第二天,当笔者来到北京一家自助店,询问增程版和纯电动版时,工作人员肯定地表示“推荐增程版,因为更实用”。同时,也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质疑纯电动版的续航能力。

一位接近自行者的消息人士透露,纯电动汽车并不是计划中的主推车型。“当初造车的时候,自行者瞄准了‘魏萍’李ONE的定位,主推增程版。没想到,今年推出一款30万以内的增程车型就很理想了。”

自助游,成为大乘子品牌?

发布会前不久,创立的牛创新能源宣布公司正式更名为“火星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星石科技”)。官方解释称,更改公司名称是为了避免混淆“牛创”和“旅行者”这两个品牌与牛创新能源的关系,“牛创新能源”这一名称从现在开始不会在任何场景下使用。

关于品牌的归属问题,自游NV官方海报上的小字格外醒目:NIUTRON和自游NV均由大乘注册。也就是说,李一男相关的火星石科技已经与自助游和纽创品牌划清了界限。

关于双方的分工合作,火星石科技创始人李一男在发布会上解释道,火星石科技将在软件、智能、电力等前瞻性技术领域赋能大乘,共同提升整车和智能软件水平,自行者NV将在大乘金坛工厂生产。李一男还强调,双方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量产产品。

从表面上看,火星石科技和大乘的“自助游”就像华为和赛勒斯共同打造的AITO品牌。自驾游品牌靠的是大乘资质,就像蔚来和江淮一样。但是双方的合作关系并不像华为和赛勒斯,江淮和蔚来之间那么明确。自李一男正式宣布造车以来,大乘一直退居幕后,对双方的合作从不回应。甚至在10月8日的发布会上,大乘也没有一个人出现。

另一方面,蔚来的代工厂商江淮,以及时任江淮汽车董事长的安进,在多个重要场合频频为蔚来站台。就连号称“把灵魂交给华为”的Cyrus也有机会在AITO品牌发布会上露脸:7月,M7上市,小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共同宣布新车价格。

余承东(左)和张兴海(右)在M7的发布会上同台亮相。

“现在(自助游品牌)用的是大乘的资质,商标也转到了大乘的名下,基本相当于s……-大乘的牌子。"一位接近大乘的消息人士表示,大乘自始至终没有对双方的合作做出回应,这很可能与背负巨额债务不宜露面有关。

上述消息人士还透露,虽然牛创更名为火星石,商标转让给大乘,但双方的关系仍然是贴牌和代工。在汽车之家此前的报道中,原本属于火星石科技(牛创新能源)的“自行者”品牌名称并未被申请。所以自助游线下门店展出的车,有的是“自助游NV”,有的是“大乘NV”。

“他们(自助游者)不得不这么做。现在商标是大乘注册的,可以省去很多流程上的麻烦,新车也可以更快的在主管部门备案。”一位接近自助游人士透露,由于新车在发布会上正式宣布12月开始交付,所以以大乘为主体走流程是一条“捷径”。

看起来很美的“平置换”理想。

因为同样是五座增程式SUV,外界自然把自助游NV和理想中的L7相提并论。两位创始人李一男和李想在踏入同一条河流之前就有着深厚的关系。生产NV的大乘汽车常州工厂离小牛生产基地很近,离李常州基地只有40公里。

在去年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一男表示,自从决定造车后,他就没有和李想有过太多的交流。“在那之前,我问他问题,他什么都知道。”在李一男口中无所不知的李想毫不留情地评价了自己的新车。”(自导旅NV)远不及理想中的L6。为什么要和理想中的L7比?”李想在社交平台上说。

AITO, ideal L7, Weilai, Li ONE, Jianghuai

“自助游女”

自从李ONE在过去两年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之一后,扩展计划市场又增加了新的参与者。这条曾被华为品牌CEO批评为“技术落后”的路线,如今在华为的身上大行其道。根据该协会的数据,8月份,的销量超过7000辆,将月销量不到5000辆的李一家甩在后面。

然而,像AITO这样的理想和头部品牌的兴奋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即增程只是新能源汽车中的一个利基市场。

放眼整个PHEV(含增程)市场,今年8月终端销量同比增长超160%,达到13.3万辆,占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25%。其中,TOP1的制造商比亚迪占据了超过66%的PHEV市场份额,其余的TOP9制造商占据了27%的份额,也就是说,只有不到7%的份额留给了其他品牌的玩家。目前能在混动市场跻身前10的增程车品牌只有AITO和理想两个品牌。

AITO, ideal L7, Weilai, Li ONE, Jianghuai

“理想L7”

其实,与其说是延长的旅程成就了理想和AITO,不如说是精准的产品定位成就了理想;华为的各种资源成就了AITO,他们把它送去做增程市场,吸引其他品牌加入。那么问题来了,用什么可以实现NV人的自我旅行呢?

某合资车企高级汽车工程师李岩(化名)在与汽车之家交流时表示,在能够吸引眼球的智能化、科学化配置方面,小鹏、蔚来等新车企已经开始“卷起”激光雷达和高计算能力芯片,而标准版的自行者NV早在两年前就配备了芯片和单目摄像头。

硬件没有特长,所以自助游家庭的价格也比理想的L7低。李相口的自旅NV(增程版)售价28.88万元,比理想的L7 Pro的33.98万元便宜了5万元。从参数数据来看,自走NV在尺寸、动力、续航等方面也略逊于理想的L7。李岩认为,30万NV以内的自助游价格定位,避免了与理想的直接竞争。

“自走SuperDrive AAD超级计算平台”

但是,在新品牌自行者研发出第一款量产车的这几年,理想已经学着玩“娃娃”的明明白白了。以前很长一段时间,理想是通过李ONE单品爆款的思路征服世界。随着市场份额的提升,定位更高端的L9和作为李ONE换代车型的L7、L8都是比较理想的推出,覆盖30-50万元多个细分市场。此外,起步价低于30万元的理想L6也在规划中。

“从发布会的内容上看不到任何自研的部分。新车挑不出明显问题,没有独特性。基本属于一辆车。”看完自助游的发布会,李彦说。

小牛的主人会买单吗?

“据我所知,很多小牛车主对这款车还是很感兴趣的,只是没有官方对车主的优惠。”来自南京的小牛经销商刘磊(化名)在与汽车之家的沟通中表示,唯一的联系就是小牛APP中宣传的“福利”换家电。“说实话,这种‘福利’差不了多少。”刘磊感慨道。

李一男在去年年底的一次采访中也强调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分歧。他说,“Self-Traveller和Mavericks这两家公司是完全分开的,品牌和品类都不一样。什么都不能直接复制。”不久前,小牛电动CEO李炎在接受采访时也撇清了关系:小牛电动与牛创汽车没有关系,牛创汽车是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创办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小牛不会造车。

“小牛电动APP”的开屏广告

虽然双方有意区分两个品牌,但真正涉及到用户运营层面,小牛庞大的用户群又“真香”了。正如李一男所说,“至少我们应该探索”:万一有特立独行的用户对自助游感兴趣。

不过那边的小牛电动车已经“自顾不暇”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小牛的电营收、利润、销售额均出现大幅下滑,到第三季度,情况仍未完全好转。尽管创始人李一男发布了一款新车,但小牛的股价并没有提高。

“小牛的品牌调性早已不同于几年前的‘两轮特斯拉’,它依然能吸引一批先锋。现在两轮车的高端玩家越来越多,小牛本身的标签也不那么清晰了。”一位小牛电动车车主王安(化名)感慨道,从电动两轮车到电动车的飞跃太大了,这与华为、小米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到智能汽车的生态闭环不同。

李一男在去年的造车官方公告中表示,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潜在消费者知道,所以自助游自建门店是必由之路。

“自助游客的销售网络”

官方数据显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自动驾驶汽车销售网点将达到120个。蔚来建100家店用了29个月,理想时间33个月,而自助游只用了3个月。”一个资深人士我……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流通行业人士告诉汽车之家,要想达到这么快的建店速度,只能降低对在建门店的要求,比如成本、标准、面积、设备等。

迫切需要铺设渠道,是因为李一男明白,对于不爱讲故事的自助游者来说,线下展示是最重要的获客方式之一。相比小牛电动APP里聊胜于无的“福利”,自建门店显然更靠谱。所以想尝试的自游客表现出了合理但自我拉扯的一面:在发掘小牛车主中的潜在消费者的同时,通过自建店铺来重建新的品牌形象。

由于创始人李一男有自己的话题属性,自品牌发布以来,就备受外界关注。去年12月新品牌发布没多久,就传出推迟上市,解决资质问题的消息,让外界着实为这个新品牌捏了一把汗。如今从新车上市到如期交付又是一道坎,尤其是在其他新势力都在争谁交付多的时候。可想而知,李一男正面临着竞争压力。

当作者问及是否会考虑自助游这个品牌时,李伟回答道:“我没有仔细研究过。一开始我以为是小牛推的‘旅行团广告’。”这似乎证实了李一男在采访中所说的,没有什么可以直接从过去的成功中复制。高端两轮车和智能电动车之间的壁垒,不仅仅是一个可以打开的“股权交易所”,对于自助游者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汽车之家张)10月9日晚,小牛电动车车主李伟(化名)在小牛电动APP收到了一条题为“你的里程不仅是小牛,也是自驾游”的独家福利推送。内容大致是他的小牛里程可以折算成电动车的电——自助游NV(参数|查询)。

原来,就在前一天晚上,小牛电动的创始人李一男带着自走式旅行车牛创的首款车型NV出现在发布会现场。这款定位于中大型SUV的新车,有纯电动版和增程版,售价区间为27.88万-31.88万元。

弄清楚自助游NV是什么车后,李伟发现骑了3067公里的小牛电动车后,可以用52度(APP描述的约119.6元)换取新能源车的充电容量。他点进详情页后,发现没有权利交换的页面,直接链接到官网,一个自助游。

唯一明确的是,为了享受52千瓦时的充电“福利”,李伟需要购买一辆30万左右的新车——自助游NV。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类似“玛莎拉蒂5元代金券”的荒谬。

“小牛电动AAPP公司带来的好处”

发布会后的第二天,当笔者来到北京一家自助店,询问增程版和纯电动版时,工作人员肯定地表示“推荐增程版,因为更实用”。同时,也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质疑纯电动版的续航能力。

一位接近自行者的消息人士透露,纯电动汽车并不是计划中的主推车型。“当初造车的时候,自行者瞄准了‘魏萍’李ONE的定位,主推增程版。没想到,今年推出一款30万以内的增程车型就很理想了。”

自助游,成为大乘子品牌?

发布会前不久,创立的牛创新能源宣布公司正式更名为“火星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星石科技”)。官方解释称,更改公司名称是为了避免混淆“牛创”和“旅行者”这两个品牌与牛创新能源的关系,“牛创新能源”这一名称从现在开始不会在任何场景下使用。

关于品牌的归属问题,自游NV官方海报上的小字格外醒目:NIUTRON和自游NV均由大乘注册。也就是说,李一男相关的火星石科技已经与自助游和纽创品牌划清了界限。

关于除法……双方劳务合作n、火星石科技创始人李一男在发布会上解释,火星石科技将在软件、智能、电力等前瞻性技术领域赋能大乘,共同提升整车和智能软件水平,自行者NV将在大乘金坛工厂生产。李一男还强调,双方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量产产品。

从表面上看,火星石科技和大乘的“自助游”就像华为和赛勒斯共同打造的AITO品牌。自驾游品牌靠的是大乘资质,就像蔚来和江淮一样。但是双方的合作关系并不像华为和赛勒斯,江淮和蔚来之间那么明确。自李一男正式宣布造车以来,大乘一直退居幕后,对双方的合作从不回应。甚至在10月8日的发布会上,大乘也没有一个人出现。

另一方面,蔚来的代工厂商江淮,以及时任江淮汽车董事长的安进,在多个重要场合频频为蔚来站台。就连号称“把灵魂交给华为”的Cyrus也有机会在AITO品牌发布会上露脸:7月,M7上市,小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共同宣布新车价格。

余承东(左)和张兴海(右)在M7的发布会上同台亮相。

“现在(自游品牌)用的是大乘的资质,商标也转到了大乘的名下,基本相当于大乘的子品牌。”一位接近大乘的消息人士表示,大乘自始至终没有回应双方的合作,这很可能与背负巨额债务不宜露面有关。

上述消息人士还透露,虽然牛创更名为火星石,商标转让给大乘,但双方的关系仍然是贴牌和代工。在汽车之家此前的报道中,原本属于火星石科技(牛创新能源)的“自行者”品牌名称并未被申请。所以自助游线下门店展出的车,有的是“自助游NV”,有的是“大乘NV”。

“他们(自助游者)不得不这么做。现在商标是大乘注册的,可以省去很多流程上的麻烦,新车也可以更快的在主管部门备案。”一位接近自助游人士透露,由于新车在发布会上正式宣布12月开始交付,所以以大乘为主体走流程是一条“捷径”。

看起来很美的“平置换”理想。

因为同样是五座增程式SUV,外界自然把自助游NV和理想中的L7相提并论。两位创始人李一男和李想在踏入同一条河流之前就有着深厚的关系。生产NV的大乘汽车常州工厂离小牛生产基地很近,离李常州基地只有40公里。

在去年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一男表示,自从决定造车后,他就没有和李想有过太多的交流。“在那之前,我问他问题,他什么都知道。”在李一男口中无所不知的李想毫不留情地评价了自己的新车。”(自导旅NV)远不及理想中的L6。为什么要和理想中的L7比?”李想在社交平台上说。

AITO, ideal L7, Weilai, Li ONE, Jianghuai

“自助游女”

自从李ONE在过去两年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之一后,扩展计划市场又增加了新的参与者。这条曾被华为品牌CEO批评为“技术落后”的路线,如今在华为的身上大行其道。根据该协会的数据,8月份,的销量超过7000辆,将月销量不到5000辆的李一家甩在后面。

然而,像AITO这样的理想和头部品牌的兴奋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即增程只是新能源汽车中的一个利基市场。

放眼整个PHEV(包括增程)市场,今年8月终端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60%……13.3万辆,占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25%。其中,TOP1的制造商比亚迪占据了超过66%的PHEV市场份额,其余的TOP9制造商占据了27%的份额,也就是说,只有不到7%的份额留给了其他品牌的玩家。目前能在混动市场跻身前10的增程车品牌只有AITO和理想两个品牌。

AITO, ideal L7, Weilai, Li ONE, Jianghuai

“理想L7”

其实,与其说是延长的旅程成就了理想和AITO,不如说是精准的产品定位成就了理想;华为的各种资源成就了AITO,他们把它送去做增程市场,吸引其他品牌加入。那么问题来了,用什么可以实现NV人的自我旅行呢?

某合资车企高级汽车工程师李岩(化名)在与汽车之家交流时表示,在能够吸引眼球的智能化、科学化配置方面,小鹏、蔚来等新车企已经开始“卷起”激光雷达和高计算能力芯片,而标准版的自行者NV早在两年前就配备了芯片和单目摄像头。

硬件没有特长,所以自助游家庭的价格也比理想的L7低。李相口的自旅NV(增程版)售价28.88万元,比理想的L7 Pro的33.98万元便宜了5万元。从参数数据来看,自走NV在尺寸、动力、续航等方面也略逊于理想的L7。李岩认为,30万NV以内的自助游价格定位,避免了与理想的直接竞争。

“自走SuperDrive AAD超级计算平台”

但是,在新品牌自行者研发出第一款量产车的这几年,理想已经学着玩“娃娃”的明明白白了。以前很长一段时间,理想是通过李ONE单品爆款的思路征服世界。随着市场份额的提升,定位更高端的L9和作为李ONE换代车型的L7、L8都是比较理想的推出,覆盖30-50万元多个细分市场。此外,起步价低于30万元的理想L6也在规划中。

“从发布会的内容上看不到任何自研的部分。新车挑不出明显问题,没有独特性。基本属于一辆车。”看完自助游的发布会,李彦说。

小牛的主人会买单吗?

“据我所知,很多小牛车主对这款车还是很感兴趣的,只是没有官方对车主的优惠。”来自南京的小牛经销商刘磊(化名)在与汽车之家的沟通中表示,唯一的联系就是小牛APP中宣传的“福利”换家电。“说实话,这种‘福利’差不了多少。”刘磊感慨道。

李一男在去年年底的一次采访中也强调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分歧。他说,“Self-Traveller和Mavericks这两家公司是完全分开的,品牌和品类都不一样。什么都不能直接复制。”不久前,小牛电动CEO李炎在接受采访时也撇清了关系:小牛电动与牛创汽车没有关系,牛创汽车是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创办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小牛不会造车。

“小牛电动APP”的开屏广告

虽然双方有意区分两个品牌,但真正涉及到用户运营层面,小牛庞大的用户群又“真香”了。正如李一男所说,“至少我们应该探索”:万一有特立独行的用户对自助游感兴趣。

不过那边的小牛电动车已经“自顾不暇”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小牛的电营收、利润、销售额均出现大幅下滑,到第三季度,情况仍未完全好转。尽管创始人李一男发布了一款新车,但小牛的股价并没有提高。

“小牛的品牌调性早已不同于几年前的‘两轮特斯拉’,它依然能吸引一批先锋。现在两轮车的高端玩家越来越多,小牛本身的标签也不那么清晰了。”一位小牛电动车车主王安(化名)感慨道,从电动两轮车到电动车的飞跃太大了,这与华为、小米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到智能汽车的生态闭环不同。

李一男在去年的造车官方公告中表示,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潜在消费者知道,所以自助游自建门店是必由之路。

“自助游客的销售网络”

官方数据显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自动驾驶汽车销售网点将达到120个。蔚来建100家店用了29个月,理想时间33个月,而自助游只用了3个月。”一个资深人士我……有不愿具名的流通行业人士告诉汽车之家,要想达到这么快的建店速度,只能降低对在建门店的要求,比如成本、标准、面积、设备等。

迫切需要铺设渠道,是因为李一男明白,对于不爱讲故事的自助游者来说,线下展示是最重要的获客方式之一。相比小牛电动APP里聊胜于无的“福利”,自建门店显然更靠谱。所以想尝试的自游客表现出了合理但自我拉扯的一面:在发掘小牛车主中的潜在消费者的同时,通过自建店铺来重建新的品牌形象。

由于创始人李一男有自己的话题属性,自品牌发布以来,就备受外界关注。去年12月新品牌发布没多久,就传出推迟上市,解决资质问题的消息,让外界着实为这个新品牌捏了一把汗。如今从新车上市到如期交付又是一道坎,尤其是在其他新势力都在争谁交付多的时候。可想而知,李一男正面临着竞争压力。

当作者问及是否会考虑自助游这个品牌时,李伟回答道:“我没有仔细研究过。一开始我以为是小牛推的‘旅行团广告’。”这似乎证实了李一男在采访中所说的,没有什么可以直接从过去的成功中复制。高端两轮车和智能电动车之间的壁垒,不仅仅是一个可以打开的“股权交易所”,对于自助游者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汽车之家张)

标签:AITO理想L7蔚来理想ONE江淮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江汽集团公布2022年9月销量数据表现

近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集团”)发布《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9月产、销快报》。

1900/1/1 0:00:00
2022年9月TOP30轿车销量投诉量对应点评

据乘联会提供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9月份国内轿车市场累计批发销量1082万辆,环比上涨93,同比上涨357。

1900/1/1 0:00:00
美股拉胯,中国新造车很伤

试问,你还分别记得蔚来、小鹏、理想分别位于美股敲钟时,李斌、何小鹏、李想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吗?不可否认,借着当初资本市场的炙热浪潮,三家中国头部新势力造车,

1900/1/1 0:00:00
产能翻倍突破40万辆!埃安第二智造中心竣工投产

10月12日,埃安第二智造中心迎来竣工投产,随着第一辆新车AIONYPlus下线,埃安在产能上又一次完成了突破。

1900/1/1 0:00:00
EV晨报 | 别克Electra-X量产版将于四季度亮相 ;新款特斯拉Model S Plaid售价曝光;埃安第二智造中心竣工投产

1别克ElectraX量产版将于四季度亮相别克ElectraX量产版将于四季度亮相,此前概念车已于成都车展进行展出。

1900/1/1 0:00:00
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

日前,我们了解到,比亚迪在印度新德里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并发布了投放的第一款车型ATTO3(元PLUS参数询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