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保时捷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德国历史上第二大IPO和欧洲历史上第三大IPO,使得保时捷成为继法拉利和阿斯顿马丁之后第三个登陆资本市场的超豪华品牌。
最终,大众将保时捷的上市价格定为每股82.5欧元,上市后保时捷品牌估值达到750亿欧元。十一黄金周期间,保时捷股价飙升至每股93欧元,市值升至850亿欧元。其中,其市值超过大众集团,仅次于特斯拉、丰田和比亚迪,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众所周知,自从被大众收购后,保时捷就成了前者的“牛”,也是大众集团旗下最赚钱的品牌之一。即使汽车厂商利益因疫情受损,保时捷依然可以稳定出口。
数据显示,2021年,保时捷的销量仅占大众集团总销量的3.3%,贡献了近30%的利润。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实现销售收入179.2亿欧元,同比增长8%;营业利润34.8亿欧元,同比增长24.6%;销售利润率19.4%,数据增长依然可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时捷的上市成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市值甚至超过了母公司大众集团。作为大众旗下的豪华品牌,也是大众的“盈利奶牛”之一。奥迪是否IPO变得微妙。
保时捷创造的可能性
大众集团有很多子品牌,除了保时捷,还有奥迪、宾利、兰博基尼和布加迪。保时捷IPO后,包括奥迪在内的子公司可能上市的传闻不胫而走,这很正常。
为什么奥迪是第一个被听到的?
不难理解。毕竟,对于大众集团来说,在利润讨论中,往往可以同时提到既能盈利又能盈利的奥迪和保时捷。
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奥迪全球销量为169.3万辆,销售额为530亿欧元,实现了创纪录的营业利润和净现金流。其中,营业利润54.98亿欧元,净现金流高达78亿欧元。
因此,当保时捷IPO成功,创造了诸多市值纪录后,奥迪IPO是否会被写入大众集团的发展章程,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对于有关奥迪IPO的消息,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Arno Antlitz)选择在网上辟谣,否认了保时捷上市可能导致奥迪上市的传闻。
与此同时,安立兹改变了话题。在保时捷发布会期间,他表示,大众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推动其PowerCo电池业务上市的第一步。
Antlitz透露,“我们不排除PowerCo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可能性,但我们目前的财务弹性只够支持我们独立完成加强电池领域的工作。然后再考虑逐步增加战略合作伙伴。目前我不能透露更多信息。”
换句话说,大众集团在否认奥迪将被剥离的同时,也表示电池领域存在IPO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5月,大众汽车前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就提出了电池业务上市的想法,希望为大众汽车电池业务的扩张计划筹集资金。
大众集团也在电池业务上投资了超过200亿欧元,PowerCo负责管理其电池生产和研发,包括采矿、回收和储能系统。同时,大众集团还预留了100亿欧元用于采购正极材料等供应链的投资。
如果说石油是燃油车时代的工业“血液”,那么电池就是新能源赛道上的驱动力。
目前大众在海外的动力电池主要由LG化学、SKI、三星SDI供应;在中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主要的电池供应商,电池系统由南北大众两家合资企业生产。此外,大众还与先锋智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企业签订了锂电池设备及锂电池原材料采购合同。
如果大众汽车电池业务IPO成功,意味着大众汽车电池部门未来将成为独立的电池供应商,这透露出大众汽车在电池领域的巨大野心,以及引领未来电池业务发展的决心。
除了电池业务部门奥迪和PowerCo,软件部门兰博基尼和CARIAD不排除未来独立上市的可能,而这些都是保时捷IPO创造的可能性。
大众集资,多多益善。
当更多的子公司和业务部门去IPO,是为了大众集团更长远的利益。
以PowerCo的IPO为例。目前大众的电动化战略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电池业务的扩展和扩散可以帮助大众实现更多层次的延伸,从而扩大盈利范围,使其不仅仅押注于电池业务或电动车销售业务。
如前所述,业务的拓展透露出大众在相关领域的远大抱负和引领未来业务发展的决心。而扩大盈利范围对大众来说同样重要。
众所周知,在传统汽车巨头中,大众的电气化转型无疑是确定无疑的。从其决定推迟发布第八代高尔夫只是为了让大众ID.3成为大众新LOGO的首款车型就可以看出一二。
电气化改造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烧钱”。
国内造车新势力方面,蔚来CEO李斌曾表示,一家电动汽车公司至少需要200亿元才能走上量产,Xpeng汽车董事长何肖鹏也曾表示200亿元不够用;传统车企方面,包括奇瑞“Eta Ursae Majoris 2025”在内的众多自主品牌都发布了2025战略,投资规模也在千亿级别...
就连年销量10万的国产造车新势力,刚转投五年规划的传统车企都这么“烧钱”,更别说大象大众了。可见,资金对于电气化改造事业是非常重要的。
大众集团也在去年7月宣布,新的五年计划将投资1590亿欧元。其中,890亿欧元用于软件和电动汽车技术,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将增长约50%,达到520亿欧元。
同时要知道,电气化改造是一项长期投资,资金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
例如,在中国市场,大众计划在2020年至2024年与合资伙伴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加速在中国的电动出行布局;此前有消息称,大众汽车欲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收购价格可达数十亿欧元;目前,我们已经在中国投资了10亿欧元(也是美元)成立软件合资企业...
关于电气化改造,大众集团花钱的地方太多,业绩下滑又叠加了大量新能源投入。大众集团的资金链压力不言而喻。
于是,“盈利牛”保时捷带着为大众集团电气化改造筹集资金的使命,前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实现IPO。保时捷上市后,也没有让大众失望。资料显示,保时捷IPO为大众集团带来了195亿欧元的收入。这笔资金,对于目前缺钱的大众集团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尝到甜头的人自然不会就此止步。保时捷IPO后,如果PowerCo电池子公司独立上市,该部门有望在2030年实现200亿欧元的销售额,这背后是大量的收入。
因此,关于奥迪、兰博基尼等业务部门上市的消息在保时捷IPO中不断传出。可以说,保时捷的“一人得道”,让大众的子公司“鸡犬升天”成为可能。9月29日,保时捷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德国历史上第二大IPO和欧洲历史上第三大IPO,使得保时捷成为继法拉利和阿斯顿马丁之后第三个登陆资本市场的超豪华品牌。
最终,大众将保时捷的上市价格定为每股82.5欧元,上市后保时捷品牌估值达到750亿欧元。十一黄金周期间,保时捷股价飙升至每股93欧元,市值升至850亿欧元。其中,其市值超过大众集团,仅次于特斯拉、丰田和比亚迪,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众所周知,自从被大众收购后,保时捷就成了前者的“牛”,也是大众集团旗下最赚钱的品牌之一。即使汽车厂商利益因疫情受损,保时捷依然可以稳定出口。
数据显示,2021年,保时捷的销量仅占大众集团总销量的3.3%,贡献了近30%的利润。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实现销售收入179.2亿欧元,同比增长8%;营业利润34.8亿欧元,同比增长24.6%;销售利润率19.4%,数据增长依然可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时捷的上市成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市值甚至超过了母公司大众集团。作为大众旗下的豪华品牌,也是大众的“盈利奶牛”之一。奥迪是否IPO变得微妙。
保时捷创造的可能性
大众集团有很多子品牌,除了保时捷,还有奥迪、宾利、兰博基尼和布加迪。保时捷IPO后,包括奥迪在内的子公司可能上市的传闻不胫而走,这很正常。
为什么奥迪是第一个被听到的?
不难理解。毕竟,对于大众集团来说,在利润讨论中,往往可以同时提到既能盈利又能盈利的奥迪和保时捷。
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奥迪全球销量为169.3万辆,销售额为530亿欧元,实现了创纪录的营业利润和净现金流。其中,营业利润54.98亿欧元,净现金流高达78亿欧元。
因此,当保时捷IPO成功,创造了诸多市值纪录后,奥迪IPO是否会被写入大众集团的发展章程,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对于有关奥迪IPO的消息,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Arno Antlitz)选择在网上辟谣,否认了保时捷上市可能导致奥迪上市的传闻。
与此同时,安立兹改变了话题。在保时捷发布会期间,他表示,大众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推动其PowerCo电池业务上市的第一步。
Antlitz透露,“我们不排除PowerCo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可能性,但我们目前的财务弹性只够支持我们独立完成加强电池领域的工作。然后再考虑逐步增加战略合作伙伴。目前我不能透露更多信息。”
换句话说,大众集团在否认奥迪将被剥离的同时,也表示电池领域存在IPO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5月,大众汽车前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就提出了电池业务上市的想法,希望为大众汽车电池业务的扩张计划筹集资金。
大众集团也在电池业务上投资了超过200亿欧元,PowerCo负责管理其电池生产和研发,包括采矿、回收和储能系统。同时,大众集团还预留了100亿欧元用于采购正极材料等供应链的投资。
如果说石油是燃油车时代的工业“血液”,那么电池就是新能源赛道上的驱动力。
目前大众在海外的动力电池主要由LG化学、SKI、三星SDI供应;在中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主要的电池供应商,电池系统由南北大众两家合资企业生产。此外,大众还与先锋智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企业签订了锂电池设备及锂电池原材料采购合同。
如果大众汽车电池业务IPO成功,意味着大众汽车电池部门未来将成为独立的电池供应商,这透露出大众汽车在电池领域的巨大野心,以及引领未来电池业务发展的决心。
除了电池业务部门奥迪和PowerCo,软件部门兰博基尼和CARIAD不排除未来独立上市的可能,而这些都是保时捷IPO创造的可能性。
大众集资,多多益善。
当更多的子公司和业务部门去IPO,是为了大众集团更长远的利益。
以PowerCo的IPO为例。目前大众的电动化战略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电池业务的扩展和扩散可以帮助大众实现更多层次的延伸,从而扩大盈利范围,使其不仅仅押注于电池业务或电动车销售业务。
如前所述,业务的拓展透露出大众在相关领域的远大抱负和引领未来业务发展的决心。而扩大盈利范围对大众来说同样重要。
众所周知,在传统汽车巨头中,大众的电气化转型无疑是确定无疑的。从其决定推迟发布第八代高尔夫只是为了让大众ID.3成为大众新LOGO的首款车型就可以看出一二。
电气化改造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烧钱”。
国内造车新势力方面,蔚来CEO李斌曾表示,一家电动汽车公司至少需要200亿元才能走上量产,Xpeng汽车董事长何肖鹏也曾表示200亿元不够用;传统车企方面,包括奇瑞“Eta Ursae Majoris 2025”在内的众多自主品牌都发布了2025战略,投资规模也在千亿级别...
就连年销量10万的国产造车新势力,刚转投五年规划的传统车企都这么“烧钱”,更别说大象大众了。可见,资金对于电气化改造事业是非常重要的。
大众集团也在去年7月宣布,新的五年计划将投资1590亿欧元。其中,890亿欧元用于软件和电动汽车技术,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将增长约50%,达到520亿欧元。
同时要知道,电气化改造是一项长期投资,资金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
例如,在中国市场,大众计划在2020年至2024年与合资伙伴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加速在中国的电动出行布局;此前有消息称,大众汽车欲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收购价格可达数十亿欧元;目前,我们已经在中国投资了10亿欧元(也是美元)成立软件合资企业...
关于电气化改造,大众集团花钱的地方太多,业绩下滑又叠加了大量新能源投入。大众集团的资金链压力不言而喻。
于是,“盈利牛”保时捷带着为大众集团电气化改造筹集资金的使命,前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实现IPO。保时捷上市后,也没有让大众失望。资料显示,保时捷IPO为大众集团带来了195亿欧元的收入。这笔资金,对于目前缺钱的大众集团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尝到甜头的人自然不会就此止步。保时捷IPO后,如果PowerCo电池子公司独立上市,该部门有望在2030年实现200亿欧元的销售额,这背后是大量的收入。
因此,关于奥迪、兰博基尼等业务部门上市的消息在保时捷IPO中不断传出。可以说,保时捷的“一人得道”,让大众的子公司“鸡犬升天”成为可能。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9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922万辆,同比增长215,环比增长28;19月份累计销量1487
1900/1/1 0:00:0010月12日,乘联会公布了9月新能源厂商产销情况及车型排行榜,具体到细分市场来看,纯电动车型9月零售销量为457万辆,同比增长648;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为15
1900/1/1 0:00:00日前,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16GWh,同比增长1016;今年19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937GWh,累计同比增长1105。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此前,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宣布,在发现一个轻微的结构缺陷后,将召回交付给客户的约13万辆汽车。随后,该公司的股价大跌。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10月11日,丰田(Toyota)和谷歌云(GoogleCloud)宣布扩大合作关系,将丰田和雷克萨斯(Lexus)下一代音频多媒体系统和谷歌云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服务相结合,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0月12日,韩国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表示,该公司已获得为期一年的宽限期,使其在中国的芯片工厂可以继续从美国进口关键的芯片生产设备,无需获得拜登政府上周提出的额外许可要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