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601099)的科学家发现,电池中的分子也会玩“抢座”游戏,这会损害电池性能。研究人员已经证明,氧原子的激发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同时也会造成损坏。这一发现为制造寿命更长、容量更大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提供了科学依据。氧气的缺点控制着分子的结合和流动,这对电池中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至关重要。在锂离子电池中,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通过电解质从正极流向负极;放电时,相同的离子将返回正极,准确地返回各自的晶格,其中还有其他原子,如氧、镍、钴和镁。这个循环允许电池储存和释放能量。为了促进这一过程,科学家们使用氧气作为电子供体,以增加从正极流出的锂量。然而,“被激发”的氧原子会对精心构建的正极造成损坏。PNNL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氧分子是制造混乱的罪魁祸首。它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很可能从表面逸出,导致电池容量降低,最终导致电池故障。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交换分子位置,从而影响电池结构。领导这项研究的PNNL科学家王崇敏表示,“通过利用氧原子提供电子,可以提高容量。然而,这是有代价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知道氧气可以提高电池性能,但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其背后的原理。”领导正极之战的Yang团队,准确追踪了正极中氧气的变化,揭示了分子之间的“抢座”游戏,这包括激发的氧气“霸主”,它们趁机离开整体结构,产生巨大的间隙,以及锂离子阻碍它们返回原始路径。研究小组发现,在氧原子贡献电子后,过度激发的氧原子很容易从正极表面逃逸,在精心构建的电池晶格中留下空位。在表面上的氧原子离开后,其他氧原子会挤压到整个结构中的这些空位中。越来越多的氧分子也发生链式反应,进入间隙并从表面逃逸。随着这一过程的继续,缺陷从正极表面逐渐深入材料,形成大孔。这种位置交换会破坏电池之前有序的原子结构。氧原子留下的空位形成空隙,形成一个巨大的屏障,阻止锂离子返回其原始位置。其他原子,如镍、镁、钴和氧,开始四处移动,并像恶霸一样发挥作用,当锂发生必要的化学反应时,可能会窃取它们的原始位置。如果越来越多的锂原子不能准确地返回到它们在正极中的位置,那么可以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的锂原子数量将减少,存储在电池中的能量将变得越来越少。大量的空位或空隙会破坏晶格的稳定性,导致容量下降,最终导致电池故障。一旦失去足够的氧原子,电池容量就会丧失,整个结构就会坍塌。王说。在这项研究中,他的PNNL团队与来自北京理工学院、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中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合作。该团队正在探索防止此类缺陷的方法。一个想法是稳定表面氧,将氧原子锁定在更紧密的位置,防止它们逃逸。研究人员正试图利用氧化锆分子施加化学影响,并充当保镖,将氧原子固定在原位,从而减少氧气损失。这有助于保持整体结构,并使锂离子能够更平静地移动。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正与韩国电池生产商LG化学进行深入谈判。特斯拉希望LG化学能为其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电动汽车供应电池。
1900/1/1 0:00:00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机动车交强险数据显示,造车新势力企业7月总上牌量骤降至2232辆,仅为6月上牌量的四分之一。2019年17月累计交强险上牌量为32336辆。
1900/1/1 0:00:00豪华中高级车市场是合资轿车市场的塔尖之争,也是很多升购、换购消费者的目标车型,因为拥有稳定客户群,让豪华中高级车市场并未受到车市预冷影响,德系三强依然表现不俗,月销量都在万辆之上;
1900/1/1 0:00:00工信部网站8月20日集中发布一批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建议的答复,其中在对《关于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的建议》的答复中明确,
1900/1/1 0:00:008月22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与复星举行FFT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宣布将在智能制造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推动嘉定汽车等产业的创新发展,助力“上海智造”。
1900/1/1 0:00:00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大,纯电动汽车下半场面临的残值问题正在浮出水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