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司机和“交通工具”在旅行时有情感交流。“狄鲁”帮助刘备飞越了潭溪;关羽被杀后,赤兔马绝食而死。100年前,“骆驼祥子”再次出现,人力成为了一种交通工具,仿佛这种情感变得更加亲密。在先进的汽车时代,人与车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触觉、精确的纹理和适度的反馈,形成了人与车的语言。例如,车上有很多按钮,做工精致,看起来功能特别丰富和上档次。同时,这种交流也反映在油门、刹车和方向盘上。所谓“人车结合”,指的是精准的操控和充沛的动力输出。这种交流中“默契”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驾驶员对汽车的评价。
本期行业评论员-车银智能现任首席执行官苏玉农60秒聚焦汽车网联领域发展,快速理解核心论点:● 汽车的未来方向无疑是未来交通的缩影——自动驾驶,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能源等多个方向都是推动自动驾驶的手段。在L5级别,也就是“解放大脑”的阶段,人们不需要依靠自己的身体运动来与汽车的驾驶相关,而是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使用。换句话说,汽车将成为一个生活空间,而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在这一新趋势下,情绪化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人车互动的核心。“千人千面”的概念也是对人们的理解和关怀,但它需要大量数据的积累和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的数字化,才能使软件、硬件和服务与人们的需求相匹配。什么是情绪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绪化?智能已经成为每个汽车公司都必须提到的一个概念。我个人认为,情绪化是智能的延伸,属于用户体验层面,其效果是锦上添花。我们可以举几个大概的例子:例如,当我自己使用智能扬声器时,我会忍不住“挑逗”几句话,并且没有必要对扬声器遵守任何礼仪;机器狗可以取代宠物,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流行的旅行青蛙游戏莫名其妙地触动了人们心中的柔软之处。车内的互动体验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从理论上讲,这是可能的,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许多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尝试。
丰田被认为在相对较早的时候就尝试了汽车的情感方向。在2017年消费电子展上,丰田发布了一款名为“concept Aii”的概念车。这款车的外观相当大气,外部的前后显示屏可以反映欢迎信息、危险警告和驾驶状态,所有这些都是肤浅的。它配备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现了以下概念:1。它可以通过传感器观察和分析驾驶员的情绪,学习和记住驾驶员的偏好、生活方式和出行热点;
2.她开得越多,跑得越久,她就会变得越聪明。该系统集成了一个生物识别系统,用于检测驾驶员的状态,以切换或限制自动和手动状态。3.学会预测和满足我们的需求,洞察我们的优势,努力提高汽车生活质量。现在许多汽车公司在谈论智能时都有类似的表达,但别忘了丰田的概念是两年多前提出的。这个概念是一种思维上的进步,除了冰冷的高科技设备,在引领无人驾驶的过程中。为什么许多智能设备被称为“机器人”?它们只是反映了拟人化的一面。丰田的哲学从东方文化哲学出发,代表着对汽车智能化的深刻理解。国产新造车产品的逐步落地和情绪化的应用。NIO汽车是业内较早推出“车内互动机器人”概念的代表。它的产品配备了NOMI,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NOMI是“Konw me”的谐音,主要反映在中控台的圆形小屏幕上。通过NOMI的嘴和眼睛的简单形象,可以衍生出许多可爱的表情。这种互动方式深受互联网“表情包”和“嘟嘟”的影响,NIO对此的描述是创造出“温暖”的产品。该产品的理念相当于为汽车上的互动功能提供了一个直观的载体,也对许多汽车公司,尤其是新车制造商在情感塑造方面产生了影响。
“情感是最好的技术”这一主题曾被统一汽车倡导。Uni U配备了一个小型YOU智能机器人,通过生物识别、智能语音、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能力与车主互动,并共同进化。爱知汽车的拟人化功能更加到位,爱知U5搭载“智能陪伴技术”,提供图像定制、语音定制、AR故事平台等功能。用户可以上传孩子或爱人的照片,录制家人或朋友的语音信息,并创建他们想要的虚拟图像,为他们的汽车提供专属的个性化标签;
AR故事平台可以在真实环境中生成虚拟场景,让孩子们体验多种感官,减少在车里的无聊感。这种以虚拟图像为主要特征的互动图像不仅是用户体验的提升,也可以理解为车企在手机上采用了这些成熟的技术,以弥补现阶段人工智能的不足。为了竞争和筹集资金,造车新势力聘请了许多人工智能专家,并在发布会上承诺了许多精彩的愿景,如“千人千面”和“人机多轮对话”。然而,由于计算能力和算法的限制,这些功能的实现并不容易。
车载AR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路况相结合,因此绝大多数传统车企似乎都“不屑”做这些“好玩”的事情。事实上,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对汽车本身的照顾。它不仅应该是多才多艺的,而且还应该是人情世故的。结合这种情况,比如当一对夫妇在同一辆车上时,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单独开车时的“照顾”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困难在于时机、适度性和适宜性。情感化不仅体现在视听方面,还体现在多模态交互和多传感器方面。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看到了许多车企发布的概念产品,它们结合传感器检测信息、用户登录信息等,为用户匹配合适的座椅和方向盘位置。根据用户的身体状况和情绪,以及外部天气,可以调整室内照明或音乐。例如,日产展示了其“隐形可视化”技术,该技术可以在恶劣天气下在车窗上显示阳光充足的环境,让乘客可以通过车窗与家人交流。起亚的实时情绪自适应驾驶系统可以检测驾驶员的情绪并调整驾驶舱内的环境。一汽红旗推出了“奇景”智能座舱,采用五块屏幕环绕体验舱。体验者可以通过VR对车辆进行操作,汽车两侧的四个屏幕也会呈现动作中的场景。实验者还可以在“驾驶”过程中全面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感知”。
在实际产品中,梅赛德斯-奔驰是第一个监测驾驶员疲劳并在车内提供提醒的公司。在新一代A级车中,用户还可以手动调整环境灯的各种颜色组合。中国运通旗下的第一款量产车型HiPhi 1就是“爱你”。至于如何去爱,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收集信息,不断学习;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还配有一些电子设施,例如一个可以让人们站起来上车的飞翼门,它可以自动打开,非常时尚;
大灯还具有情感功能,可以在路面上投射出欢迎的话语。这些功能不仅提供了便利,还满足了乘客的虚荣心,属于软硬结合的护理。传感器不仅监视驾驶员,还监视车内的“乘客”。特斯拉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升级中发布了“狗狗模式”,车主可以在宠物在车内时保持车内温度,并在大屏幕上显示宠物动画,提醒路人不要担心。Uzhong和Aichi的产品都有类似的报警功能,即如果有婴儿或宠物留在车内,它会自动提示车主。这些都可以用“送温暖”的技术来概括。
另一项让我感兴趣的技术是特斯拉推出的“狗模式”,这是现代汽车的后排乘客对话屏蔽功能,可以防止前排司机听到后面的对话。其原理是通过麦克风阵列收集后排乘客的声音,产生掩蔽声,并将其播放给驾驶员。这种对隐私的关注在技术上比超豪华汽车中的高架玻璃屏幕更先进。对车内乘客的关心不仅体现在软件上。例如,被称为“女王座椅”的NIO ES8的前排乘客座椅使女性的坐姿更加舒适,并允许她们转身照顾后排的孩子。早些时候萌生这一想法的沃尔沃S90三座车型,突出并放大了NIO照顾前排乘客的卖点。
沃尔沃S90 3座的M-Byte允许前排座椅旋转12度,为参与对话的双方提供情感交流空间。爱知汽车在这方面也有很多想法。今年在上海车展上发布的U7 ion概念车瞄准了家庭移动生活,配备了第二排独立旋转座椅、第二排娱乐屏幕和第三排环绕座椅,用户可以在生活、家庭和工作场景之间自由切换。这个设施让我想起了麦格纳在今年的消费电子展上推出的移动座椅解决方案。在一个垂直的墙壁上,八个座位可以根据乘客和货物装载场景进行连续调整,呈现出各种布局方案。因为随着自动驾驶的实施,汽车的内部空间将更加注重满足不同的场景。丰田的e-Platte概念车就是这一概念的最佳体现。
当谈到对场景的重视时,有一点是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照顾。丰田早就展示了“福利车”的概念。日本人在这方面确实做得很好。本田在亚洲CES上展示的助行设备可以帮助老年人和需要康复的人行走,尽管它与汽车没有直接关系,但也反映了汽车公司对人们的关怀。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理解,所谓的“情感化”趋势,一方面是“人性化”的互动体验,另一方面是体现关怀的硬件设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人车融合的感觉将是汽车行业最令人期待的变化之一。但无论技术多么先进,都无法取代真实的情感。自动驾驶的安全是因为它没有情绪,也不会疲劳。人类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们有情感。汽车的情感和智能最终需要取悦和信任人们,但人的价值最终是不可替代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作为全球首个为无人驾驶汽车制定法规的州郡,当地民众对自动驾驶的看法也十分令人关注。
1900/1/1 0:00:00日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日本电装与通信公司黑莓展开合作,将全球首款采用黑莓QNX平台的综合性人机交互数字座舱配置到斯巴鲁新车中。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近日,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仿生复眼,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昆虫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复眼快速感知物体以及物体的运动轨迹。
1900/1/1 0:00:00近日,乘联会发布2019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析。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13日电付玉梅日前,中国汽车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员会发布《2019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三年主流新能源汽车平均保值率仅为32
1900/1/1 0:00:00作为汽车内外饰行业第一梯队的零部件供应商,诺博汽车将亮相于2019年9月10日至22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19法兰克福国际车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