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造车企业IPO的三个“火手”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特斯拉,比亚迪

经济观察网记者甘群芳才刚刚过去三个月。随着小鹏汽车在美国提交IPO申请,与李斌坐在一起“叙旧”的另外两位新造车大佬也踏上了同样的旅程——赴美IPO。如果一切顺利,“痛苦的回忆”兄弟将很快聚集在美国股市。8月8日,小鹏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文件,打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为“XPEV”,承销商包括美国银行证券、瑞士信贷、摩根大通等。不到两周前的7月30日,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证券代码为“LI”。两年前的9月12日,蔚来汽车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号为“蔚来”,标志着中国新车制造商IPO之旅的开始。

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特斯拉,比亚迪

由于巨额亏损和不可预测的销售,新车制造商的IPO之路充满了疑问。当时,蔚来汽车亏损超百亿元,导致首日开盘价为6美元,较6.26美元的发行价下跌4.2%。在理想汽车IPO期间,业界担心它是否会重蹈覆辙。理想IPO首日,开盘价为15.5美元,较11.5美元的发行价上涨34.78%。在连续四天上涨后,目前已连续四天下跌,8月12日收盘价为15.63美元。两位前高管的业绩也引发了业内对小鹏汽车IPO业绩的争议。作为特斯拉的杰出中国“门徒”,蔚来、理想和小鹏在IPO前都获得了至少C++轮融资,在融资额和车辆交付量方面领先于新车制造商。在融资窗口关闭之际,IPO被认为将使它们进一步走向安全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最终会获胜。首次公开募股不能反映汽车公司的后续发展。最关键的是每月的交付量和市场声誉,因为从长远来看,不是一款车型就能决定一家新车公司的生死存亡。这需要连续几款车型的成功。“平安集团智慧运营副总裁兼首席增长官张俊义告诉经济观察报。通过IPO招股书,可以一窥这三家公司的资金运用和造血模式。虽然成立时间相差不到半年,但‘烧钱’的立场各不相同。然而,由于早期的业务节奏,NIO、理想、小鹏IPO的节点,以及IPO前的车辆交付和收入情况都存在显著差异。从2016年到2018年6月底,蔚来仅交付了100辆ES8汽车,收入为4600万元,是三家公司中最低的;2018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累计交付3900辆汽车,实现营收11.36亿元;

小鹏汽车2018年至2020年6月底共交付新车18227辆,累计营收34.17亿元,位居榜首。但这样的规模远未达到盈利水平,因为一些汽车分析师此前曾表示,利润节点是年销量5万至10万辆。因此,三家新车制造商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前都处于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NIO汽车IPO前两年半的累计净亏损达到109.1亿元,理想汽车两个月和三个月的累计净损失为40.47亿元,小鹏汽车两年半的累积亏损为58.85亿元。相比之下,蔚来汽车的亏损最高,几乎是其他两家车企的两倍,而小鹏的亏损则高于理想。在销量较小的情况下,新造车企业很难摊薄造车成本,毛利也没有转正,从而陷入“卖多赔多”的困境。在这三家公司中,NIO汽车的累计销量最低,但为什么亏损金额远超其他两家公司?这主要受到运营费用的影响。事实上,在销量不大的情况下,运营费用已经成为三家新车制造商亏损的主要原因,而这一领域的投资差异,以及收入和成本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净亏损数字。招股书显示,NIO在IPO前两年半的营收仅为4600万元,销售成本为2亿元,而其累计运营费用高达107.4亿元,几乎相当于净亏损总额。理想汽车累计营收达到11.36亿元,由于良好的销售成本控制,其累计毛利为正,达到6819万元。其营业费用也低于蔚来和小鹏,仅为32.9亿元,占累计净亏损的81.3%。小鹏汽车自2018年以来一直录得营收,但其毛利润仍为负值。在其首次公开募股前的两年半时间里,其运营费用累计63.5亿元,超过了净亏损限额。尽管这部分的相对投资并不弱于蔚来汽车,但由于其收入较高,这部分费用对最终利润的影响弱于蔚汽车。运营费用包括研发费用、销售费用、一般费用和管理费用,三家公司在这两个领域的投资比例各不相同。招股书显示,NIO汽车两年半的累计研发费用为55.3亿元,而其累计管理费用为52.2亿元,两者无显著差异;理想汽车两年零三个月在这两个领域的累计投资分别为21.5亿元和11.4亿元,后者约占前者的一半;小鹏汽车分别投资了37.5亿元和25.99亿元,后者占前者的近70%。可以看出,三家新造车公司在研发费用上的支出都是最多的,其中NIO汽车的研发费用最多,其次是小鹏,理想汽车最少。从累计研发费用净亏损率来看,蔚来为50.96%,理想为53.13%,小鹏汽车为63.7%,在三家公司中占比最高。在管理费用方面,NIO汽车明显高于其他两家,主要是由于NIO汽车的“保姆式”用户服务带来的高员工数量和工资费用,以及为塑造高端品牌形象而产生的高营销费用。不同业务的员工比例也直观地反映了三家车企不同的业务布局。截至2018年6月30日,NIO共有6231名员工,在用户体验、研发和制造等业务领域的员工比例从高到低;

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鹏汽车的员工人数为3676人,在研发、销售和营销以及制造方面的比例从高到低。截至2019年12月31日,理想汽车共有2682名员工,是三者中人数最少的。其研发和生产部门的员工比例保持不变,其次是销售和营销人员。相比之下,蔚来汽车在销量仅为100辆的情况下,用户体验端的员工数量超过了其他两家车企同行业员工数量之和。这种模式让蔚来承担了高昂的员工薪酬成本。其两年半的累计员工薪酬支出为22亿元,相当于小鹏2019年的营收。从业务和财务状况来看,蔚来汽车的IPO似乎是最“仓促”的。与其他新车制造商相比,NIO汽车的融资速度最快,早在2017年11月8日就完成了10亿美元的D轮融资。但由于前期在用户体验和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较高,其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当时,NIO的IPO更为仓促, 一位汽车行业投资者告诉《经济观察报》。随着融资规模的增加,新车制造商的估值逐渐上升,私募股权市场融资的难度也在增加。IPO被认为是一条必经之路,这也满足了投资者对退出和变现的期望。对资金的渴求是新车制造商IPO的硬动力制造商。截至2018年6月30日,蔚来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共计44.23亿元。从其2018年上半年33亿元的亏损来看,这一现金水平很难维持一年。然而,蔚来汽车的“仓促”上市却引发了一场冷水浴。上市当天,股价爆发,呈现“断崖式”下跌,市值高达67.7亿美元。最终筹资至10亿美元,也低于此前预期的18亿美元。

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特斯拉,比亚迪

酝酿两年的理想和小鹏,IPO前的现金流状况略好于NIO。截至2020年3月底,理想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亿元。虽然金额不高,但以第一季度7711万元的亏损计算,这笔钱可能足够理想汽车活一年。不仅如此,在IPO前的6月,理想汽车获得了由美团领投的5亿美元D轮融资,这相当于为其IPO增加了一个强大的BUFF。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前,小鹏的现金流也很紧张。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6亿元。以其2020年上半年7.9亿元的亏损计算,这一数额远远不足以支付其年度开支。然而,小鹏汽车在7月和8月分别获得了C轮和C++轮两轮融资,因此预计其在IPO前将持有超过85亿元的现金资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其首次公开募股的有效性,也缓解了财务饥饿。小鹏在招股书中表示,现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C系列融资收益和IPO收益足以满足其未来12个月的资本支出。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已申请1亿美元的发行规模,但小鹏汽车表示,这只是例行披露的占位符,发行价格区间和股份数量尚未确定,融资金额尚未确定。经济观察网记者从投资圈了解到,小鹏汽车宣称其IPO后的长期目标市值为400亿美元。这一市值比目前的蔚来和理想高出近三倍,引发了行业争议。对于理想汽车的股价高开低走,有投资专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后劲不足的现象还会持续。他们选择尽快上市是为了抓住机会。对于新车制造商来说,今年IPO的机会在于特斯拉的拉动,以及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下滑,但C端顶级新车制造商的强劲增长势头。事实上,IPO越快越好。上述投资专业人士表示,未来的情况越不确定。另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IPO将成为一种资本……

谁先上市,谁就先存活下来。差异化竞争的显然不是新车制造商的终点,而是另一个生存阶段的起点。作为最早上市的明星公司,NIO的股价在2019年年中跌至“1美元”的退市边缘,李斌也被称为“2019年最差的人”。在IPO招股书中,三家车企都用了近50页的篇幅详细说明了风险因素。目前还不知道这三兄弟是否暗中抄袭了对方的操作。列出的100多个风险因素有很大的重叠,包括政策、车辆性能、用户服务不符合客户期望、提供充电解决方案可能面临挑战、依赖单一车型以及与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风险。尽管对风险的描述相似,但三家车企对竞争优势的描述存在显著差异。招股书显示,NIO汽车专注于用户体验和高端品牌调性,理想汽车专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和成本控制,小鹏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然而,这只是他们传达的相对优势,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在其他领域进行投资。针对各自的竞争优势,三家公司也说明了相关风险。在智能电动汽车竞赛的早期阶段,技术路线和政策的方向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解决每个人里程焦虑的理想方案是推出一个额外的计划,但不确定消费者是否真的有这种焦虑。小鹏的智能驾驶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驾驶体验,以及能否让大家感受到优势。然而,这些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形成用户意识和口碑。就像特斯拉打折后的产品配置不是特别好,但它建立了对智能的信心,赢得了冠军销量张君毅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与传统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巨头相比,新车制造商受到资金和相对较弱的研发投资的限制,这也给持续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带来了挑战。根据全球汽车专利数据库AutoPat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开披露的前30项专利中,只有小鹏汽车被列为新车制造商,但仅排在第26位。前三名分别是丰田、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和比亚迪;

上半年,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公开披露的前30项专利中,只有小鹏汽车入围,仅排在第17位。

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特斯拉,比亚迪

事实上,NIO押注用户体验与高端品牌的差异化竞争是个好主意,但由于前期过度烧钱,已经陷入危机。目前,NIO汽车已经走出了危险地带,但原因不仅在于对合肥市的投资,还在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运营效率的提高,比如裁员数千人,用更经济的NIOSpace取代NIOHouse。尽管NIO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管理费用仍高于其研发费用,但同比下降了34.1%。这也是NIO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差异化竞争战略做出的调整。在品牌建设方面,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留下的教训是无法避免的。与理想汽车的首款车型同样定位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价格不同,小鹏汽车最初以15万元的价格推出了小鹏G3,并选择率先销售。然而,从长远来看,这将导致其单车的利润率较低。因此,今年它推出了小鹏P7,以提升其品牌高度。该车型未来的市场表现对小鹏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率先“节约”、毛利率为正的理想汽车,目前在产品开发和渠道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更重要的是,它所押注的增加编程路线不是主要的技术路线,在政策上也没有优势。此外,截至目前,主要关注点仍在消化种子订单,真正吸引订单的能力还有待观察。

根据中国客运协会的数据,今年4月至6月,其月度销售额同比持续下降,7月略有回升。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这三家已经上市的公司仍然被认为是最有机会脱颖而出的。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在新车制造商中,似乎只有这三家互联网跨界公司有机会与特斯拉等公司竞争。其他车企现在仍然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尽管它们在市场上生存了很长时间,但仍然有很大的压力,”张君毅说。

标签: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特斯拉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东风悦达起亚凯酷正式下线 将于9月上市

8月14日,网通社从东风悦达起亚官方获悉,凯酷在江苏盐城正式量产下线,并计划9月上旬上市。外观方面,新车鲨齿式格栅、加宽的进气口与“心跳式”前大灯的搭配,刷新了B级车的美感。

1900/1/1 0:00:00
比国内贵了十多万 爱驰U5德国开售/3.8万欧元起

日前,网通社从爱驰汽车官方获悉,旗下出口欧盟的智能电动SUV爱驰U5欧版车型正式在欧洲市场开售,售价37990欧元起。

1900/1/1 0:00:00
五菱汽车“蜕变”记:从柳州小镇青年变身魔都时尚潮人

经济观察报记者王海宣五菱不再满足于“秋名山神车缔造者”的身份,这个源自广西柳州的微车品牌,希望能够更加“出圈”。

1900/1/1 0:00:00
超出本身价值的体验 试驾五菱宏光MINI EV

我们时常能在小区内见到一些老年代步车,它们虽然有着与传统汽车相似的外观和内饰,但汽车应有的安全性配置却极度匮乏,说是三无产品也不为过。

1900/1/1 0:00:00
车企创业大佬“哭穷”段位一览:从晒出差账单到分享“心灵鸡汤”

经济观察报记者干群芳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年河东变河西。两年前,一众互联网、地产等企业杀入汽车行业,造车变成了一件时髦且高级的事情。

1900/1/1 0:00:00
东风悦达起亚新款K3上市 10.98万起/增2款新车型

日前,网通社从东风悦达起亚官方获悉,新款K3上市。新车售价区间1098万1258万元,共推出5款车型。此次,新款K3最大的变化在于新增15L新锐天窗版、15L时尚版两款车型。

1900/1/1 0:00:00